Gd-BOPTA延迟增强MR表现与原发性肝癌PCNA、PTEN表达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11届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4412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重功能对比剂钆钡葡胺(Gd—BOPTA)在HCC增强MRI延迟相上的表现与HCC异质性抗原PCNA、PTEN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对35例病理证实的HCC患者行MR增强和延迟60分钟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病理诊断按Edmondson病理分级标准,免疫组化定量分析PCNA指数和PTEN表达。结果:PCNA指数高的HCC灶轻度或无强化占81.3%(13/16):PCNA指数低的HCC灶明显强化占52.6%(10/19),HCC延迟强化程度与PCNA指数呈明显负相关,PTEN阴性的HCC灶轻度或无强化占88.2%(15/17)、PTEN阳性的HCC灶明显强化占61.1%(11/18),HCC延迟强化程度与PTEN表达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HCC Gd—BOPTA延迟相可用于在体初步评价肿瘤生物学特征,其强化程度与PCNA、PTEN表达的相关性可为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会对其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造成极大影响,本文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并提出不足与展望,以期对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世界著名的毒品种植、加工、集散地“金三角”就位于此区域内。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逐渐到来。针对云南省艾滋病的流行模式为类亚洲模式,注射吸毒人群为一个重要的感染人群的特点,文章提出了要在吸毒人群HIV感染者中积极开展中医药的救治工作。静脉吸毒感染的患者因长期静脉注射毒品导致周围血管不同程度的受损,使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采血等存在一定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原体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文章介绍了经静脉吸毒感染的HIV/AIDS病人的特点、患者在经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开展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以及同伴教育在对经静脉吸毒感染HIV/AIDE中医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针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合并隐脑的临床特点,总结7例AIDS隐脑患者的护理,在做好消毒隔离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病情观察、压疮的护理及心理支持和对症护理,以使患者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主要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管理模式,并介绍了宛城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宛城模式”,积极推广了宛城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宛城模式”。
目的:观察核酸疫苗预敏,乙型肝炎病毒HBsAg蛋白疫苗增强的免疫策略对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TransfectionTM脂质体转染法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pSW3891/MHBs/adr(简称为adr),及空载体pSW3891(简称vector)体外转染293T细胞。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dr,vector的体外表达;动物体内研究选用
目的:研究基因l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在HCV持续感染及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含有HCV不同准种株基因1b型CORE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提取总RNA制备探针,与Affymetrix人基因芯片HG—u 133 Plus2.0杂交,比较基因lb型HCV不同准种株一癌中心株(T)及癌旁株(NT)编码CORE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不同病毒株的差异表达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和1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1)血清瘦素水平在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在对照组、慢乙肝组及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7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德福韦10毫克,每日一次作为治疗组42例,仅采用护肝、支持等综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均治疗6月后观察比较肝功能、HBV DNA、Child—Pugh评分等,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值:TBIL为35.2±15.1,ALB为34.6±7.1,ALT为49.2
目的:分析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相关因素。方法:以129例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为研究对象,以隐证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HBV传播途径、ALT、AST、肝功能损害分度、HBV DNA定量、e抗原、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肝组织病理分度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筛选相关变量,入选标准α=0.05,剔除标准α=0.10,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方法为wald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