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石居里-大岔一带海相火山岩化学成分信息的地质意义

来源 :第五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祁连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和确认的我国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在该区石居里—大岔一带的奥陶纪海相火山岩中,很早就发现了九个泉、大岔东山顶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近年又发现了石居里、长干峡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以往对于海相火山岩化学分析数据的研究,比较合理地提取了有关原始岩浆系列的信息,但对揭示成矿作用的有关细碧角斑岩化信息重视不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该区海相火山岩化学成分图解及地质意义.本文认为细碧角斑岩比正常火山岩富Na20是海水参与的结果;在Na2O-Si02图解中,细碧角斑岩类与正常海相火山岩界线为一条微上凸的曲线,该界线Na20含量在3.5%-4%之间;石居里一大岔一带海相火山岩的成分点多落在该界线之上的细碧角斑岩类分布区,可反映该区奥陶纪弧后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喷发间歇期,海底热卤水对流循环活动强烈,成矿条件非常有利。
其他文献
重金属元素因具有移动性差、毒性强、滞留时间长、不易被降解和积累效应等特征一直是土壤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为内因,如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另一类为外因,即人为活动通过各种污染途径积累的重金属.因此,由内部因素造成的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偏高的情况要与外源因素加以区分.长期以来,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者很少有重视到这一点,造成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现状和环境意义缺乏客观评价.本文
金红石广泛存在与各种地质作用中,近十年来,随着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金红石作为地壳深部微量元素储库具有良好的矿物地球化学示踪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中,Zacketal提出的金红石锆含量温度计,其基本原理是假定金红石-锆石-石英是共生集合体,那么在SiO2-ZrO2-TiO2体系中,金红石中的Zr含量与共生的锆石和石英是平衡互补的,即SiO2+ZrO2=ZrSiO4,其中金红石中Zr的含
细碧角斑岩类是海相火山岩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由于许多具有工业意义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与此类岩石关系密切,从而受到广大地质学者关注.但细碧角斑岩类成因比较复杂,认识上存在许多分歧,迄今为止,通用的火山岩分类中难以包含它们.尽管许多岩石学家曾试图利用岩石化学成分直接区分细碧角斑岩与正常的火山岩,但一直未获成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细碧角斑岩化学成分图解方法.本文认为细碧角斑岩比正常火山岩富Na
成土作用过程是表生带元素的地球化学再分配和分布过程,受成土因素影响,微量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这里分布着广泛的暗棕壤.在暗棕壤成土过程中岩石风化和成壤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着母岩原有的元素分布格局,土壤发生层之间具有明显的元素地球化学分异特征.
重金属具有环境持久性、毒性以及被纳入食物链的能力,并且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规律以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时,有必要消除或者降低粒度以及矿物组成变化对其含量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沉积物粒度大小,Al、Ti、V、Ni、Y、Li和Rb等元素均被作为标准化者(normalizer)进行重金属富集系数(EFs)的计算.但是,在EFs计算中,要求标准化者具有较低的变异性,相似的空间分布等特点,并
各救母岩体位于滇西富碱斑岩带中,属于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南段.对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通过对样品主量元素的分析,认为各救母岩体属于富碱斑岩.岩体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显著,Eu负异常不明显.形成各救母岩体的岩浆应来自于高压环境的上地幔—下地壳,经历了地幔交代作用,并与富碱岩浆进行了混合.富碱斑岩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与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各
北秦岭草川铺似斑状花岗岩,主要由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闪长质微粒包体组成.本文对草川铺似斑状花岗岩SHRIMP 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草川铺寄主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10.9±1.7Ma(MSWD=1.7).草川镳早中生代寄主岩石富钾,K2O在4.64%~5.05%之间,具准铝质特征,A/CNK在0.99~1.07之间.稀土元素总量(∑REE)在128.13~196.56之间,LREE/HR
位于焦家断裂带的新城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主裂面(断层泥)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带内.通过对矿床内主要矿体Ⅰ号和Ⅴ号矿体特征的分析,对矿床进行了开采评价:矿床的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矿床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矿区岩体稳定性产生的影响较小;矿区环境地质勘查类型为地质环境条件良好的矿床.
喀腊大湾位于北阿尔金地区中东段,为北东向阿尔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区内遍布中酸性侵入岩.本文选取喀腊大湾地区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岩体为研究对象来反演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演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体为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可能是下地壳中钾和高钾变质玄武岩在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494.4±5.5Ma,表明其属于晚寒武世岩浆
研究区位于中国西南三江构造带中的甘孜—理塘结合带南段.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初,由于甘孜—理塘洋三江口坳拉槽的剧烈扩张,东部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基性岩浆喷溢活动.地处坳拉槽中心的三江口—中村一带,基性火山岩中枕状构造发育,并有含放射虫、海绵骨针的硅泥质岩相伴产出,具半深海—深海特征.洛吉组(Plj)为云南区调队1/25万中旬幅新建的地层单位,下部以致密状玄武岩为主,夹泥岩、凝灰岩、硅质岩,中上部以枕状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