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CO在毛细管内的质量流量及临界流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进行了液体CO<,2>在长度为0.5~5.9m,内径为0.7mm和2.0mm,入出口压差为2.2MPa和2.5MPa的毛细管内的质量流量及临界流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液体CO<,2>在毛细管中的质量流量随毛细管内径、入出口压差的增大而增大,随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结果同时表明液体CO<,2>在毛细管中产生了临界流现象,临界流随毛细管内径的增大而增大.在实验基础上回归了适用于本实验条件的液体CO<,2>在毛细管内的质量流量经验关联式,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是西电东送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其核心的换流站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本文采用EDSA对2×12脉波串联、2×12脉波并联等多种接线方案进行了计算分,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方案论证和系统设计提供了借鉴。
目前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普遍存在计算量大,结构与参数的选取没有成熟的理论依据可循,本文在进行大量训练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对神经网络的参数选择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工作。对于历史数据的处理,本文利用预测时刻以前的最新负荷信息来修改历史负荷坏数据,其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常规的线性插值法或多阶平滑法。实例表明用上述的方法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学习精度。
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发电厂继电保护综合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取C/S(client/server)模式,以电厂电气接线图为基本运行界面,通过电气设备的元件图形引导进入设备参数编辑、查询、综合分析计算、继电保护技术综合管理等模块。
电力系统是一个时变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传统的PID励磁控制,在运行工况改变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FIS自适应神经模糊控制系统的自调整发电机励磁系统,该系统可在线评估性能,并计算校正量,通过学习调整规则,以适应系统运行工况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目前氯酸盐产氧使用燃料加热分解的方法.用该方法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数种有害杂质.以往为抑制杂质产生而开展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过滤工艺、抑氯剂和催化剂的选择诸方面,缺乏对氯酸盐产氧剂在反应研究中的热特性研究.本文对氯酸钠产氧剂的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反应温度的差异揭示杂质产生的机理.同时,为验证利用微波加热代替燃料加热的可能性,对TE基模微波场中氯酸钠的热过程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氯酸钠在微波
采用低雷诺数小流量模型对高温粘性流体在水平管外壁面形成的液膜的流速、膜厚分布以及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采用柱坐标,对连续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无量纲处理,抓住影响问题的主要方面,得到附壁膜流速的解析表达式,根据液膜自由表面上的运动学边界条件,给出关于膜厚的一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利用特征线法求得了膜厚分布的数值解.采用集总参数法,求得了高温液膜的温度变化曲线.
本文在双频双对电极射频热疗的比吸收率和温度分布模拟计算在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当肿瘤组织附近存在大血管时温度场发生的畸变.在模拟中同时考虑大血管局部散热,毛细血管随组织温度的变化均匀散热,以及肿瘤区血液灌流量极低的特点.模拟结果表明,单个大血管引起的温度场畸变影响范围不大,但因局部温度梯度很高其数值仍不应忽视.若计及大血管的升温效果,热疗的整体温度水平将明显提高,高温范围也将显著扩大.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神经元电响应频率定量评价生物体热舒适性的方法和准则.利用Hodgkin-Huxley方程和Pennes生物传热方程描述神经元在瞬态温度场下的电响应特性,并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流换热系数、血液灌注率和组织导热率等参数对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在等效温度发生0.1℃时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组合多个环境和热物性参数评价生物体热舒适性.
本文进行了外掠管束的表面传热系数的研究,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提出两种不同计算各排管的表面传热系数的方法,通过算例得出两组计算结果,分析了表面系数随管排数变化的规律.
解决制冷剂相与水相之间的传热传质问题是制冷剂气体水合物实用化的技术关键.借鉴纳米粒子有效增强流体传热传质的成果,本文研究了0~20℃内HFC134a气体水合物在不同质量比分纳米铜流体的生成过程.发现:随着纳米铜粒子浓度的升高,HFC134a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缩短;温度一定时,相对于简单HFC134a气体水合物,纳米流体中HFC134a气体水合物临界分解点以下分解曲线向较高压力区域偏移,临界分解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