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分析

来源 :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随着航空航天等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强、高比模和耐高温性能,在航空、航天、先进武器系统、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已经开始应用。利用增强体的原位合成法,避免了外加增强体的污染问题和熔铸过程中存在的陶瓷颗粒与基体合金的湿润性问题,可制备出性能更好的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具有高硬度的增强体分布于软的基体上,使得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变差;另一方面,有些形状复杂的构件机械加工过程难以完成,这限制了复合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及其应用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材料的超塑性变形,即可节省原材料,也可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
其他文献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绿藻,无细胞壁.该藻突出优点在于抗逆性极强,可在0.05~5M的盐水中生长,是迄今所发现的最耐盐的生物之一.杜氏盐藻作为宿主表达外源基因,生产有用的外源蛋白,具有繁殖速度快、培养简单、表达产物下游纯化过程简单等优越性.因此,利用盐藻作为生物反应器其有较高的应用前景.本试验利用PCR的方法克隆了NR的5侧翼区,为检测其诱导表达特性,构建了
水提醇沉法从新鲜芦笋中提取粗多糖,经Sevage法除蛋白,H2O2脱色后,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芦笋粗多糖主要单糖组成为木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其百分比分别为3.44%、7.92%、10.52%、17.15%、41.85%.采用苯酚-硫酸法以单糖混合物为标准品测得粗多糖中总糖含量为79.14%.
本研究运用荧光显微技术分析了高抗水稻品种"佳辐占"受细条病病原菌侵染后的叶片组织显微结构变化,发现叶片细胞壁发生次生加厚和次生代谢物在病斑区域产生特异性累积,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木质素、酚类物质和植保素等的诱导性增多引起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CCR、CCoAOMT、C4H、F3H、Cyt-P450、POD前体及其同工酶等7个参与次生代谢的蛋白在细条病病原菌侵染期发生了增强表达,这提示水稻增强了木质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导入水稻品系"9311",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抗虫性鉴定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对水稻螟虫的抗性比对照明显提高;PCR扩增获得了与引物扩增片段长度相同的DNA片段,证实API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API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并在T4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
目前已报道的侵染花生的病毒近20种,其中花生条纹病毒(PStV)流行最广,田间发病率最高,是重要的花生病害,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花生条纹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至今未能发现对PSyV有较强抗性的栽培材料.1994年和1996年Gunasinghe 等和Flasinski等分别获得了PStV cDNA全序列;Cassidy等对PStV-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
热激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应答和热激蛋白基因表达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结合RACE技术从大豆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新的热激转录因子基因GmHsfA1,其cDNA全长1781bp,包含1个153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有51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GenBank登录号为AY458843).与其他转录因子的分子结构相似,GmHSFA1也含有4个典型的结构功能域-DN
以TiO2半导体为基础的光催化杀菌技术是一个可利用光能氧化分解微生物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技术.但TiO2禁带宽度大(锐钛矿3.2eV),只能利用波长λ<385nm的紫外线光(仅占太阳光中<5%)激发才能有效杀菌,这使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中难以大规模应用.非金属元素氮对TiO2的掺杂改性,是拓展TiO2吸收光谱向可见光方向移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廉价的尿素为氮源,采用sol-gel法及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增强视力、抗肿瘤发生、保护血管、抗炎、保护肝功能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尽管有很多关于花青素功能的报道,但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体外实验得到的结果.由于人群主要经口摄入各种花青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花青素要发生各种生物学作用,必须经过消化吸收等过程.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关于花青素在体内代谢的研究报道,但还没有发现花青素在动物消化道中动态变化的研究报道.为了更好地了解花
本文综述了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形成机制、分析方法和消除方法,旨在加强对氨基甲酸乙酯这种致癌物质的认识,引起社会的关注.倡导尽快建立我国食品和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
目的:探讨苏丹红Ⅰ、Ⅲ、Ⅳ对人肝癌细胞(HepG-2)DNA/RNA代谢比值的影响及观察细胞三维结构的改变.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三维图像分析HepG-2细胞受到苏丹Ⅰ、Ⅲ、Ⅳ不同剂量作用后DNA和RNA含量的比值.结果:对照组细胞DNA/RNA比值为1.2232±0.0844,苏丹红Ⅰ、Ⅲ、Ⅳ处理后的HcpG-2细胞DNA荧光染色强度明显高于RNA,以低剂量组的作用显著(P<0.01),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