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组织性能计算机预报及优化系统

来源 :第三届北京冶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的数理分析方法相结合,开发了合金钢组织性能计算机预报及优化系统.系统设计以物理冶金模型为核心,并配合优化软件、自建模、自校正模型以及各种应用模块,使系统同时具有组织与性能预报、合金与工艺优化设计、新产品开发、模拟实验研究等多种功能.系统软件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Windows界面.初步的应用实例显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系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该文选用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醚砜酮和N-甲基-2-吡咯烷酮制得了一系列超滤膜,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考察了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种类和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测试了膜对水介质中不同染料的分离性能,截留率均可达到98℅以上;当温度从20℃升到70℃,水通量增大了两倍,而对染料的截留率保持不变。
采用带夹套的静态混合器作为苯酚加成环氧乙烷的反应器,在无机碱或有机碱的作用下连续生产乙二醇苯醚。所得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主组份含量大于97℅,无需精制就可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较高的反应压力使环氧乙烷处于液相中反应,解决了釜式反应器气液分布不均、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交交变频传动系统所使用的两种零电流检测环节(光耦合器隔离和光纤隔离)的原理,并采用光纤隔离的零电流检测环节作了实验,在该实验中,无环流换向逻辑的切换死区时间设定为0.8ms,这种采用光纤隔离的零电流检测环节将应用于首钢中板厂主传动电机(7000KW同步电动机)的交交变频控制系统中.
在棒材生产中,飞剪是关键设备之一,也是一个技术难关.它的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影响到棒材定尺的成材率及产品.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在这方面的控制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广阔的开发空间,本文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所经历的工程实际,从系统硬件、软件上介绍飞剪的控制系统,对飞剪的控制原理与方式、控制因素、定位控制、剪切控制、倍尺及优化剪切等做了简要的介绍.
通过分析宝钢成型辊的实际工况条件,参照国内成熟的高铬产品,确定相应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对材料的一系列性能实验,从而最终确定成型辊辊套材料.
研究了Mg,Sr和La掺杂对BaAlO:Mn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晶体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Sr和La取代了部分Ba的晶格位置,Mg和Mn取代了部分Al的晶格位置.Sr和La对Ba的取代使得BaAlO:Mn晶胞体积减小,而Mg掺杂使得BaAlO:Mn的晶胞体积增大.发光性能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r,La和Mg的掺杂能够有效地提高BaAlO:Mn在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光强度,同时这些掺
研究了大孔网状树脂XAD-4,XAD-7,XAD-1180对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571)浸树树脂的吸附及制备方法,并对Cyanex571浸渍树脂分离稀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盐酸介质中Cyanex571/XAD-7具有最强的萃取能力,树脂中的萃取剂含量在0.35-0.45g·g时,其萃取性能最好.将上述浸渍树脂装入色层柱对稀土元素(Tb,Dy,Ho,Er)进行了分离,
分别对雾化过热度、凝固速率、凝固后冷却速率、雾化气氛等工艺参数对Mm(NiCoMnAl).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低的雾化过度、高的凝固后冷却速率工艺,在纯度较高的惰性气氛中制备的30~75μm储氢合金粉末,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延迟断裂是高强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本文对30CrMnSi2NiNb钢进行淬火回火处理和等温淬火处理,探讨热处理工艺对其耐延迟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淬火回火处理后30CrMnSi2NiNb钢的K值随抗拉强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抗拉强度约为1500MPa时,K值低于15MPa.m.等温淬火处理后,30CrMnSi2Ni钢的K值低为20MPa.m左右,高于淬火回火处理时的K值.微观组织分析表明,3
微合金化是提高16Mn钢性能的一种可行性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热轧工艺和热处理条件下Nb微合金化对16Mn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6Mn钢采用Nb微合金化并配合以适当的控轧工艺,或在正火条件下,不仅可以提高强度(σ约提高80-100MPa),而且可以改善塑韧性;Nb微合金化具有明显的细化晶粒作用,含铌16Mn钢的晶粒度级别较普通16Mn钢约高2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