镱原子光频标研究进展

来源 :2007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原子喷泉微波频标相比,原子光频标具有更高的稳定度和精确性,我们利用稀土金属镱原子作为介质开展了研究工作。我们利用经过放大的798nm的半导体输出经过LBO倍频后得到的399nm蓝光输出作为冷却光场,将来自于工作温度在400℃左右的镱原子经过塞曼初步冷却后,在磁场梯度为20Gauss/cm的四极磁场零点实现了蓝光阱的冷却和俘获。
其他文献
在时间频率信号的测量方面,人们在不断寻求更好、更精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测量设备在不断的更新、各种功能在不断地完善,测量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本文着重分析了用于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的两种测量比对设备(SR620时间间隔计数器和PCOMP多通道相位比较器)在对同一组原子钟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的结果(钟的速率、RMS、测量精度和稳定度),并对比对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比较。
笔者2006年研制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新一代卫星电视时间解码器,这里介绍的卫星电视时间秒脉冲信号提取器是其中的主要部件之一。现将该部件的主要设计原理展示给读者,特别是对其中的钳位、采样保持、数字延迟电路的设计技巧作了较详细地描述。新旧两种型号的解码器已经分别用于卫星电视秒信号的测量、比对,结果表明,新型电视时间解码器的性能有明显提高。
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精确时间传输技术并评估了它们的特性。研究了TWSTFT和不同种GPS数据的时间传递之间的差别,包含用于载波相位方案的连续GPS码,GPS多通道C/A码,GPS P3码共视和全共视方法。结果证实TWSTFT和GPS是一致的,二者差值的标准离差在亚纳秒数量级。
时频公报作为一种对精密时间频率事后发播的手段,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时间频率测量和校正的追溯依据,是实验室和时频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公报编制都是经过人工挑选、加工和整理时间和频率数据,进行手工录入。时频公报自动编制软件设计和实现了公报的自动编排,方便快捷地生成了电子文档和印刷文档,将人力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设计了基于差拍技术的精密频率测量平台,在该平台的支持下研究了引起传统频率测量和虚拟频率测量精度差异的核心因素。简单介绍了两种频率测量方法的工作原理,传统方法是基于现有高精度计数器实现的,虚拟频率测量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学统计方法实现频率分析。
本文报道NIM实现10km光纤传输标准频率的初步实验。该传输装置利用电光相位调制(EOM)将4.6GHz信号对1550nm光载波调相,通过10km光纤传输后,一部分光在远端探测相位调制两旁频的9.2GHz拍频;一部分原路返回在本地端探测经双程传输的两旁频拍频,与9.2GHz标准频率混频,得到反映光纤链路光学长度波动(即被传信号相位波动)的电信号,反馈控制光纤链路中的可调相位延迟线,实现光纤链路光学
本文对XILINX的XC4000系列芯片从电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基本结构、可配置功能逻辑、输入输出模块、可编程内连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与XILINX其它系列芯片的比较突出了该系列芯片的性能,为国内大规模可编程芯片设计提供了参考,更有利于对FPGA芯片的应用开发。
铯原子喷泉钟是现今时间频率的基准,其中频率综合器的质量直接影响喷泉钟的性能。本文介绍了频率综合器在喷泉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设计方案,该方案主要采用数字锁相环技术。产生9.2GHz的频率信号,各种指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对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进行频率调制,用取样积分技术检测饱和吸收信号中的一次谐波成分得到频率误差信号,通过数字PID反馈控制激光频率,实现激光频率的长期稳定。本文介绍了取样积分实现一次谐波探测的原理,利用单片机实现的取样积分和数字PID控制的系统,相对于采用锁相放大和模拟PID技术的系统来说,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调试方便,实现难度大大降低。利用本文提到的稳频方法建立的实验装置,实现了自动扫描饱和吸收峰、
本文提出了一种获得大频差激光相位锁定的方法,方便地产生了用于铷原子EIT实验的两束频差约6.8GHz的相位相干光,其拍频线宽小于1Hz(限制于频谱仪的最小分辨率)。此方法可以用于获得更大频差且频差可调谐的激光相位锁定,实验中得到了两束光的最大频差为28GHz,通过更换部分器件还可以获得更大频差的激光相位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