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各种活动的载体,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传统中心城市的范例,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其近代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但是,当前近代广州的城市空间研究较多从社会、经济、历史、市政等层面进行空间形态的定性研究,缺乏空间研究的数据支持和对空间形态功能性的定量研究。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定量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的空间行为和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目前在中国城市方面应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GIS和空间句法的集成方法对近代(1840-1949年)广州城市空间演变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分析四期广州地图,探讨了广州城市空间演变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近代广州城市空间演变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840-1918年)、发展期(1918-1938年)、停滞期(1938-1945年)和恢复期(1945-1949年)。起步期广州开始建设租界,城市发展带有殖民主义倾向,城市空间向西、南扩展,呈现由内向外式发展特征;发展期广州城市空间延续向西、南发展趋势,、且进一步向东发展,并且发展呈现拼贴式特征;停滞期由于战争破坏,城市建设陷于长期停滞甚至倒退;恢复期广州城市建设开始复兴,但是,由于解放战争影响,城市空间变化不大。最后,本文针对空间句法在城市研究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州近代城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为其他城市空间演化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