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中医治未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三届泛中医论坛、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minn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性痴呆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是避免血管性痴呆的进一步进展,观察20例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能避免血管性痴呆的进一步进展的未病率与20例血管性痴呆西医治疗能避免血管性痴呆的进一步进展的未病率。方法:将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中医治疗共20例,使用中医辨证加减治疗(党参白术茯苓厚朴明党参黄芩黄连鱼腥草延胡索麦冬鳖甲桑白皮等),不使用西药;对照组为单纯西医治疗共30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脑复康片等。结果:治疗组未病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45%),P<0.05。结论:中医治疗肺心病缓解期未病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辨证使用中医药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正>上医者,不治已病治未病。传说中,扁鹊就是这样一个"上医",观齐恒公面色而知道病疾之所在、治疗之难易而成为杏林千古佳话。中医国粹发展到今天,由于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工
会议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两部门开放经济模型,分析非贸易品和不完备金融市场对汇率波动的影响.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缓慢调整,放大了外生冲击在国内两部门间的
以W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资源整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精品阅读品牌、创新宣传,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重视效果,建立图书馆读者反馈
<正>中医治未病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
会议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北京市主动作为,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上下团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