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05版药典一部中射干与川射干名称之我见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版国家药典一部28页收载了新的品种"川射干";第200页继载了射干。川射干基源为鸢尾科鸢尾,射干为鸢尾科射干。表明虽为同科,性味较接近,但不同种。但由于以上二药名称太过一致,只是前者有川字而后者无,易给临床使用者造成误解,即川射干就是射干,射干就是川射干,只是生长在四川,加了产地名。本文就中射干与川射干的区别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江西兰科植物地理分布及资源保护概况。赣西南及赣东南的分布种类较多,热带性分布属的成分占优势,省内以地生型为主,其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常用中药及民间广泛使用的草药,同时对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目的:对广西滨海生态过渡带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传统利用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可持续利用对策。方法:对广西中越边境海陆生态过渡带的药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传统利用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记录该地区野生植物634种,其中药用植物396种,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8种。这些药用植物在民间长期作为药用。结论:应提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保护生态过渡带药用植物的生境和多样性,实施综合性保护措施,加强法制
目的:揭示肿节风药材的变异规律,为肿节风资源利用与药材质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肿节风药材主产区21个种源,并进行HI间试验与DNA分子标记研究;建立主要活性成分HPLC测定方法与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全国21个不同种源肿节风药材中异秦皮啶与反丁烯二酸的质量分数。结果:对不同种源肿节风野生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15个主要色谱峰进行比较,种源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次生代谢产物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经
2007年到青海省互助县调查采集人黄标本鉴定基源。调查为大黄鉴定提供依据,为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同时发现因缺乏资源保护措施,大黄独特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和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建议对其资源进行保护,以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围场县境内,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该区植被类型丰富,物种多样,具有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其中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loo种左右。近年来,由于野生药用植物的商品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度的采挖及利用使其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资源保护问题迫往眉睫。本文重点枚举了该地区内的珍稀濒危的药用物种,并针对保护区面临的现状,对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本文对湖南省一些地区所用的刘寄奴进行了调查、鉴别,发现各地区所用品种不同,有的与原药材功效相差很远,必须认真区别。结论:纠正了刘寄奴错用、混用,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目的:拟建立稳定的落地梅与狭叶落地梅主要化学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药材鉴定技术,为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TLC、HPLC法,采用Waters515 HPLC泵,Waters 2487紫外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SymmetrySheildTM RP18色谱柱(4.6×250mm,5μm);甲醇-0.4%磷酸(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5nm;流速为1.0
目的:了解山西习用中药材地椒的来源及用药情况。方法:从10家药店购得2份实验材料,以本院历届学生采集的6份标本作标准,分别做性状、显微鉴别和对比。结果:山西习用品种来源主要为百里香。
目的:探讨制川乌、制草乌与其伪品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对27批样品进行试验,表明TLC法能较好地区别制川乌、制草乌的真伪。结论:拟定的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
目的:探索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垂盆草药材的红外光谱特征。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各样品(全草粉末骶片)的红外光谱,对谱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湖北省4个产地15份样品的红外光谱中有部分吸收峰的峰位(波数cm-1)、峰强度(吸光度A)或峰强比均与样品的采收期呈明显相关性。就峰位而言,所有春季样品在1625±7cm-1处的峰位均小于1623cm-1,秋季样品(8~10月)一般大于1625cm-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