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导医护士培训与管理体会

来源 :2008年全国加强门诊急诊工作(乌鲁木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院的结构和功能成为一个动态、复杂的多因素环境。导医护士的设置,在就诊环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对导医护士系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完善优化护理功能,缩短了病人诊疗时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采用252Cf中子源和2*1.7MV串列加速器14.8Mev单能中子源,对自制的12批中子气泡探测器批内一致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同批次制作的气泡探测器性能符合ISO标准要求,对Cf-252中子源和14.8MeV中子源,都能够用此探测器进行探测。
本文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我厂的辐射监测与辐射防护,我厂运行三十多年来,工作人员接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小于1msv,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通过我厂三十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证明,我厂的辐射监测与辐射防护工作是可行的。
与其他堆型电站相比,重水堆电站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氚,这为个人剂量监测带来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介绍了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在个人剂量方面的管理实践,并结合三期剂量管理系统启用几年来的实际经验,阐述了个人剂量监测计划与剂量数据管理整合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职业照射剂量约束确定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工作。目前原子能院涉及的辐射工作岗位主要有:反应堆运行,加速器运行,同位素生产,核科学实验研究,放射性废物管理,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放射性物质运输等。本文根据原子能院贯彻执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以来,全院各辐射工作岗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其防护条件、生产任务等的分析,初步提出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是一座综合性核科学研究基地,有着50多年的历史,院内拥有反应堆、临界装置、放射性三废管理设施、加速器、燃料元件检验热室、辐照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和生产设施、放化实验设施等多种类型的核与辐射设施,辐射工作岗位差别大、辐射工作人员数量多,个人剂量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2002年GB18871颁布实施,其中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从过去的50mSv降低到20
某院自2006年构建门诊综合服务部的管理模式以来,门诊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候诊环境温馨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品质,门诊服务满意度和门诊量明显提高,吸引众多医院前来参观。本文讨论了如何提高医院门诊管理和服务。
本文作者对某院2007年925例社区家庭病床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今后家庭病床的发展方向及功能定位,以满足家庭病床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的需要。
即便每个医院急诊科的条件不同,也要力求达到群体伤害病员到来时反应迅速,现场人员紧张有序,增援人员到达后各负其责,最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结果。本文以某院针对群体伤易出现的问题、对接诊能力的增援、场地划分等进行了一些探讨。
本文收集并分析某院1996年4月至2006年4月患者到门诊办公室投诉的各种有效投诉案例,探讨门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工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只有管理好设备、用好设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认真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医院在市场的竞争力。本文对医疗设备管理体会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