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民森林生态养生旅游行为特征、满意度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2018年亚洲园艺疗法联盟国际会暨中国园艺疗法学术与实践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态养生已经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主题,游客的森林旅游体验偏好和养生效益认知对于森林生态养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前往大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温州市民为对象,通过随机拦截式问卷调查为手段,探究温州市民森林生态养生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州市民对森林旅游的生态养生理念认知度较高,旅游目的地偏好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景区、森林度假山庄和城郊森林公园3种类型,品尝森林美食餐饮、观赏森林生态景观、在森林中开展健身、徒步和参加森林山地马拉松等活动是他们的森林旅游重要选项,家庭及亲朋好友结伴是他们的主要出游方式,自驾车和步行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大部分人的逗留时间为1天,朋友介绍和新媒体是他们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理想的人次消费额度在300元以下;对大罗山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森林环境、活动场所3个方面给与了较高的评价,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和购物服务3个项目总体满意度较低.并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针对人群类型开发主题旅游产品、建立完善的饮食、住宿体系等6个方面的提升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园艺疗法而产生的康复性景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园林形式,其中的康复设计理念与中国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不谋而合的.因而具有休闲、保健治疗功能的康复性景观将成为居住区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而且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人体的有益功效,逐渐地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因此,基于人们对优美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康复性景观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基础.然而目前在我国,康复性景观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医院、疗养院等治
从当前景观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出发,以国际视角介绍该领域研究的现状.通过着重分析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在纳卡地亚(Nacadia(R))森林康复花园与欧拓维亚(Octovia(R))健康森林的设计与实践来分析康复景观的设计;总结和分析基于纳卡地亚和欧托维亚进行的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期从研究方法和内容等方面为国内的康复景观建设与科学研究提供启示.康复景观的设计应遵循基于证据的健康设计原则,均衡考虑使用者
随着当今社会中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回归自然环境的渴望使之与植物有关的园艺活动及其功效机制逐渐被了解和重视.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其色彩、香味以及挥发性物质等因子,能促进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同时促进身心健康,是发挥康复功能的主要媒介.本文以郴州市康复医院景观设计实践为例,探究了基于康复功能的植物景观设计.
本文运用了国外已经成熟的康复景观理念,通过园艺疗法和景观疗法两种手段,融合创新的中草药植物元素,以“绿色治疗”的方式帮助老人保持和提高身心健康、延缓衰老.本文以莫干山武康疗养院作为研究案例,展开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针对养老院的康复景观设计做出研究,为老人寻求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满足老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本文前部分简单概述了国内突出的老龄化现状及带来的养老负担问题,和针对养老机构所需要做出的环境提升
为探讨水景设计在康复花园中的特殊之处,分析水景对参与康复花园活动的人群的积极作用,文章就水景的特征及对水景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介绍,提出康复花园水景设计相关原则:安全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亲近性原则;强调具有健康效益原则.并结合典型康复花园水景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康复花园水景设计的四种活动类型:趣味休闲活动;安静冥想活动;象征性思想活动;体验式水景活动.并展望了康复花园水景设计研究可待加强的方面
近年来,康复性景观在诸多学科都被论证了其健康效益,成为医疗机构外部环境设计的最佳设计法则.综合医院作为中国主流医院形式,使用人群数量多,绿地效益较差.对综合医院附属绿地应用康复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升综合医院服务能力,为使用人群打造舒适,健康的环境,还具有辅助治疗的功能.研究筛选出北京市规模较大,具有康复景观的11家综合医院进行调研,从空间布局、植物景观、景观小品三个方向总结分析了其附属绿特征,总结
风景园林自产生伊始,就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人与自然在空间上的隔膜,使得人们愈发渴望回归自然环境,而紧张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也愈发迫使人们不断寻找可以进行自我缓冲的精神出口.康复景观是一种对个人生理、心理健康以及精神意志的改善都有重要影响的新型园林类型,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从直觉感受的角度,探究和遴选影响公众植物视觉感知的影响因子,并对公众植物视觉感知因子的内涵进行论述,以期对中
五感包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在园艺疗法中可以通过植物刺激人类五种感觉,给人们提供多维度感知的植物景观空间,从而达到慰藉和疗愈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五感植物在园艺疗法中的意义,探索五感植物的种类及在世界各地五感园中植物的运用方式,以期为五感植物在园艺疗法中的应用提供实践指导.
恢复性环境是指有利于人们从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的环境.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游憩的公园绿地,老人与儿童的使用频率极高,在恢复性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5个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探究影响其主要使用者老人与儿童恢复效益的景观特征因子.结果表明:使用者的恢复性评价与景观偏好呈显著相关性;老人与儿童的恢复性评价存在差异,且对景观有不同的感知偏好;植物因子对
在养老机构内构建能够促进使用者身心健康的疗愈景观,可以有效推动健康养老的发展.通过对福州市养老机构内200名老年人进行观察、访谈,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并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依据,对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景观满意度进行归类分析,发现老年人个人属性、行为特征以及“五感”对景观使用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可归纳性.并因此分析得到:构建养老机构疗愈景观应满足安全性、多样性、本土性、积极向上性以及教化作用等原则,满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