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筋在铝车轮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2012年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加强筋在铝车轮设计中的应用,并对比了有加强筋轮辋的车轮与普通车轮的台架试验情况。采用网格状加强筋的轮辋,轮辋内部含有较多致密的铸造组织,轮辋屈服强度提高了5%,加强筋的网状结构改善了轮辋抗弯刚性,提高了铝车轮在交变载荷下的径向疲劳寿命30%,最终实现铝车轮产品减重5%的目标。结果表明,加强筋在铝车轮轮辋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实现铝车轮轻量化设计。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壮大,企业组织的各类公关活动的规格在不断提高,参与人员数量也随之逐渐增长,为了能够实现人员、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在活动中引用协同管理思想。给出了大型活动中运用协同管理的思路和架构,探讨了支持协同工作的技术和应用。
长度为1300mm、直径为580mm的大型筒体件,材质为ZL204铸造高强度铝合金,铸造生产难度大。通过充分的工艺论证,采用砂型低压铸造工艺试制方案,通过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排气集渣系统、吊芯结构、低压浇注工艺参数等,解决了铸件补缩困难、易产生裂纹以及铸造可操作性差等技术难题,成功浇注出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筒体铸件。
对大庆钻探数据中心总体框架、部署结构、建设思路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建设、数据质量控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概要阐述。
采用新型Al-Si-Cu-Mg合金和差压铸造工艺研制铝合金机匣,开展了铸型设计、铸件充型和凝固过程模拟仿真、差压铸造等研究工作,对研制的铝合金机匣进行了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铝合金液差压铸造过程中充型平稳;铝合金机匣组织致密、晶粒细小,无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拉伸试样的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本体解剖的抗拉强度≥320MPa、伸长率≥3.0%.
研究了铝合金ZL205A铸件的偏析形成原因及凝固参数变化的特征及规律,通过对筒形铸件偏析形成位置的分析及对其铸件特征的分析,获得了该类铸件典型的形状特征。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研究了筒形铸件的温度、温度梯度、冷却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易产生偏析部位的凝固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在凝固期间易产生偏析部位的温度梯度在凝固初期要远远高于不易产生偏析部位的温度梯度;易产生偏析的部位的冷却速率与不易产生偏
对A390半连铸坯料和挤压棒材进行了二次加热,加热后的组织中,α-Al都得到了明显球化,其中挤压棒材二次加热后的组织明显小于半连铸棒材二次加热组织。对挤压棒二次加热后分别进行了半固态压铸和半固态模锻,半固态压铸后得到的Al-Si共晶组织为细小等轴的球状晶而不是片层状,这归因于压铸过程中的高速充型。采用半固态模锻成形了空调压缩机转子,通过模具优化避免了局部拉应力开裂和固液分离后,得到成形完好的模锻件
通过专用模具,对薄壁盘类件进行了初步成形研究.采用剪切低温浇注式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LSPSF)制备浆料,并在2000 kN立式油压机上对半固态浆料进行流变挤压铸造成形,分析了流变挤压铸造制件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模具温度为200℃左右,浇注温度为600~620℃,在恒定比压25 MPa时,流变挤压铸造成形薄壁盘类件,其微观晶粒细小,无枝晶产生,平均伸长率达到12.13%,最高伸长率达到17
研究了不同挤压力下挤压铸造Al-3.5Cu和Al-5.0Cu两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挤压力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得到细化,力学性能提高;而当挤压力为100 MPa时,材料的伸长率有所降低.在相同的浇注温度下,Al-5.0Cu合金的晶粒比Al-3.5Cu合金粗大,第二相数量也较多.Al-3.5Cu合金从铸件心部到边缘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依次增加,而对于挤压铸造Al-5.0Cu合金
通过对某汽车发动机铝合金皮带轮铸件结构特点、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要求的分析,确定了适合过共晶铝合金皮带轮铸件成形的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并通过试验获得了适合该铸件批量生产的熔体变质工艺和局部加压补缩挤压铸造工艺。用该工艺方法获得的铸件成品率高,性价比好。
工业上通常通过硼化处理,即向纯铝熔体添加Al-B中间合金的方法去除铝中的过渡族元素杂质,制备高纯电工用铝.Al-B合金中的B含量,硼化物种类、颗粒尺寸及分布,杂质元素含量等直接决定着硼化处理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就Al-B中间合金制备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将综述有关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