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衰合剂对COPD稳定期大鼠金属基质蛋白酶及气道重构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第三届国际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大会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规范化治疗研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yf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肺衰合剂对COPD大鼠模型金属基质蛋白酶2、9表达及小气道重构的的影响. 方法:应用气管内注射脂多糖联合熏香烟造模的方法复制大鼠COPD稳定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动物12只).对治疗组灌胃肺衰合剂(10ml/kg),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比值10mL·kg-1生理盐水,连续治疗60d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大鼠肺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2和9的表达测定,应用HE染色法测定大鼠气道壁平滑肌厚度.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2(MMP9)含量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小气道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明显增加,平均平滑肌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小气道平滑肌厚度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肺衰合剂能降低COPD稳定期大鼠肺组织中的MMPs-2、MMPs-9的表达水平,减轻小气道阻塞,改善气道重构.
其他文献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即主动脉动脉壁夹层形成.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形成"双腔主动脉".该病多以胸痛或腹痛为主要表现,急剧发病,绝大多数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但并不是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均会表现为典型症状,病情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因此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急性AD极易误诊误治.主动脉夹层多以胸痛或腹
目的:在临床治疗中,对危急重病的病人的判断、抢救、诊断、和处理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为了给治疗临床治疗急危重病并发脑病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急危重病并发脑病的诊断及处理,并结合中西医治疗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急危重病并发脑病的患者1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8例.对照组则使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用日立7060全自动分析仪按常规方法测定血脂和脂蛋白.结果:老年心肌梗死组除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po B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外,其余血脂、脂蛋白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脂、脂蛋白水平仅反映脂代谢状态,可用作冠心病(CHD)风险程度的估计,但不是CHD的诊断指
患者入院后应尽早完善检查,明确病因,指导下一步治疗,防止检查未完善、病因不明情况下突然碎死,减少不必要纠纷的发生。遇到病因不明的危重病人,送检过程及检查过程要高度警示,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抢救过程人多嘴杂,嘱家属抢救室外等候,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危重病人,随时沟通,随时家属签字确认,甚至包括各种检查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分析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患者预后方面的关系.方法:入选本院ICU住院确诊脓毒症的患者45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24小时内的临床和实验指标,计算APACHEⅡ评分.同时收集入院24小时内的cTnT、NT-proBNP、LVEF值.结果:APACHEⅡ评分<25分组cTnT水平明显低于APACHEⅡ评分≥25分组,差异有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老年常见病,该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谱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脏性猝死,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29%~47%.STEMI治疗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早期、及时、而有效地实施再灌注治疗,挽救濒死心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己成为目前治疗STEMI优先采用的方法,并强调推广建立院前心脏急救系统的必要性.本文对急性STEMI的再灌注及抗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0)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及其可能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成功介入治疗的48例CTO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9-12个月应用超声心动评价心功能情况.根据心功能变化分为改善组共29例和未改善组共19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及侧枝循环特点及心功能变化的预测因素.结果:改善组和未改善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
免疫营养治疗是指补充具有药理学作用的特殊营养素,来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增强应答能力,以维持适度的免疫反应,调控细胞因子产生以及释放,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肠道的屏障功能,从而对患者的预后起到改善作用的营养支持手段.这些相关的免疫营养调控物质包括谷氨酰胺(Glutamine,GLN)、ω-3脂肪酸{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
目的:评价生大黄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伴发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2012年01月-2014年01月住院患者共64例的临床资料,对符合胃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运用生大黄服用组及西医对照组.结果:服用生大黄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恢复(肠鸣音、胃潴留、大便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危重患者伴发胃肠功能障碍,使用生大黄组较西医组临床效果好.
呼吸衰竭是综合重症监护室经常遇到的疾病,按病程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转归差别较大,部分患者由于胃肠道的氧供也随着下降,当氧供降低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即可出现病理性氧供依赖,随之出现厌氧代谢,肠粘膜酸中毒和肠粘膜损伤而易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甚至进一步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而死亡.我们通过比较观察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与未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之间的治疗反应及终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