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良好的股骨假体取出的一种新方法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随着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例不断增加,遇到生物固定良好的股骨假体的翻修病例越来越多,ETO法(大转子延长截骨)的应用能很好的解决这类假体取出的问题,但其破坏股骨近段的骨结构的完整性和影响新假体的初始固定强度等缺点也极为明显,因此,固定良好的股骨假体取出仍是一道难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后临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4年12月因颈椎椎间融合后临近节段退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51.5岁.纳入患者中有8例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椎间融合术后,术后至发生临椎病时间间隔3年3个月至12年,平均7年2月,初次手术融合节段包括C4-5 1例,C5-6 3例,C3-5、C4
目的 探讨68例断指再植术前及术中护理要点方 法 观察68例断指再植患者(21例完全离断,47例不完全离断),分析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要点。术前护理分为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准备及术前用物准备。患者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疏导,讲解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病例,消除其疑惑及恐惧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以防血管危象的发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用于单节段椎间盘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 40例单节段椎间盘置换手术,在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具体方法包括:术前咨询培训、术前体位训练、术前禁食要求、围手术期超前镇痛、术后尽早排尿、术后尽早进食、术后舒适体位、术后早期活动、出院指导等。
目的:通过对尤文氏肉瘤/PENT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手术及辅助放疗后五年以上随访的结果,回顾性分析该肿瘤的临床治疗特点、可能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目的:观察PDA(掌上电脑)在骨科病人静脉采血中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在相同时间内,使用PDA和不使用PDA的情况下的差错统计。结果发现,在统计时间内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PDA操作流程或不使用PDA的情况下,出现血液标本采集错误1例,血管标签与血管颜色不符合5例;将PDA操作规范严格应用于临床静脉采血工作中后,在统计时间内未发生一起静脉采血差错。
目的 探讨应用一期外固定架结合二期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 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2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8 例,女4 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分期治疗:采用一期跨关节组合式外固定架撑开,1~2 周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改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仅使用外固定支架作为围术期辅助复位和固定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起运用法国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4例。患者均为运动损伤。术前行膝关节核磁检查明确叉韧带损伤情况并行Lysholm评分。关节镜下等距点建立胫骨和股骨骨隧道,置入LARS人工韧带后游离纤维位于关节腔内,股骨及胫骨骨隧道采用钛螺钉挤压固定,术后可调性外固定支具固定并指导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在治疗复发性脊柱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6例复发性脊柱肿瘤患者接受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7~46岁,平均33.2岁.肿瘤位于胸椎5例,腰椎(L1)1例.病理包括骨巨细胞瘤3例,乳腺癌、鼻咽癌、肺癌骨转移各1例.手术对椎管内肿瘤压迫采用"前锯后刀法"直视下由后向前会师截断椎体,即导入线锯由前向后切割至约为椎间
目的 探讨半腱肌腱增强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对12例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陈旧性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同侧半腱肌腱增强重建。男7例,女5例,年龄19~51岁,平均39岁。术中将半腱肌腱从腓骨头外侧副韧带止点的骨隧道穿入,从腘腓韧带止点的骨隧道穿出;然后分别固定在其股骨外侧髁外侧副韧带止点与腘肌腱止点中点相对等长点上。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适合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方式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6-60岁,平均(34±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