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燃料激发智慧之光--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源 :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公立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契机。这里的新媒体新技术是以网络为核心,以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为载体的新型技术,新媒体新技术带给绝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的变更,更重要的是通过方法论上的变革,反逼迫教学思维的转变,要求教学思维必须采用网络布局的思维,重新定位并思考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学生或者说用户需求(也就是怎么学)为导向,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位教师都应当是一个程序员,是一个能够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并设计出种种特殊解决方案的优秀程序员。只有具备这种思维,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好新媒体新技术。从长远来看,这种教育者思想上的变革是解决传统教育与现代社会接轨问题的必然之路。新媒体新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学关系、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这种变革是深刻的、客观的,所有的教育从业者都应当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契机和挑战。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图书馆营销的必要性,探究了微博应用于图书馆营销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应在开博初期:让用户关注到微博,主动发现用户需求,展示图书馆服务功能,通过贴心的互动让用户有更好的
科技统计是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的规模、结构、特征和规律进行定量的测定,为国家、地方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配置科技资源提供重要依据.科研院所在全
本文将从人文的角度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文化的传统是鼓励谦逊而非张扬,是强调躬行实践,先有其实,再居其名。两岸开放交流以来,有许多机遇与摩擦,有自信的人会抓紧机遇,缺
近代中国遭受到的挑战,或可概括为"三挨"——挨打、挨饿、挨骂.从鸦片战争(1840)到南京大屠杀(1937),百年间中国的首都遭攻陷三次,文武百官闻战而惧.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
中国文化传统丰富,本文将集中在其悠久性与和平性加以展示。此中,先说明所以以悠久性与和平性为论题之理由,而后再分别就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展示其理论基础与文化内容。本文提供
被尊为道祖的老子,其主要思想都集中体现在《道德经》这部国学经典著作当中,短短的五千言中,蕴含了治国、治兵、安民、修身、养生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所有人
生态伦理学倡导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生态道德规范,而中国村寨的风水林正体现了生态美学和生态道德。中国村寨的风水林文化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抢
"天人观"乃中国哲学核心思想之一,历代著名哲学家无不深入探.天人观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长期有争论,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本文主要讲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此儒道佛三家均有独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党的
构建老年大学先进校园文化,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也是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老年大学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