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滇东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陆过渡相地层中的特殊植物类群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经过了这次灭绝,陆地生态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中国南方为例,在晚二叠世以大羽羊齿类植物为代表的华夏植物群鼎盛一时。经过大灭绝事件之后,大羽羊齿植物群走向消亡。早三叠世,地层中植物化石面貌与晚二叠世相比,变化明显,以Annalepis和Pleuromeia为代表的石松类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其他文献
大量研究表明,南极磷虾在自溶过程中伴随着氟的不可逆迁移,而南极磷虾体内大量的内源酶对自溶产生重要影响,羧肽酶A即为其中一种.为今后研究南极磷虾体内氟的迁移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现对南极磷虾体内羧肽酶A对氟迁移的影响、分离纯化条件及主要生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氟含量测定,得知羧肽酶A对虾壳中氟的溶出呈正相关趋势,与虾肉中氟的融入呈正相关趋势.通过50%-70%硫酸铵分级沉淀、HiTrap DEAE FF
精确地估计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是提高选择准确度和增加遗传进展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构建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 -gii)G7-G9代育种群体全同胞家系343个(半同胞家系244个),测定了29523尾个体的收获体重。基于单性状动物模型,利用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
本实验克隆获得了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RNA合成调控相关的2个基因cDNA序列全长,分别命名为: Dicer1和Argonaute1.同源性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上述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度均较高,说明上述基因具有很好的保守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Dicer1,Argonaute1基因在卵巢和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研究目的)为研究脱脂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圆斑星鲽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血清生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以鱼粉和脱脂磷虾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分别以脱脂磷虾粉替代基础饲料中0%、10%、20%、30%、40%、50%和100%的鱼粉蛋白制成7种等蛋白等脂肪的饲料(分别记为R0、R10、R20、R30、R40、R50、R100),投喂初始体重为60.11±0.13g的圆斑星鲽幼鱼8周,每组设3个重
测定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1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用温控仪设定温度组,观察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2℃,24℃,26℃,28℃,30℃,32℃)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1胚胎发育情况,将受精卵分组放于盛有1000ml不同温度海水的烧杯中,每组100粒受精卵,设3个平行实验,静水孵化.记录各个温度组12h受精卵发育时期、培育周期、孵化率、畸形
鱼类细胞培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应用广泛,建立一种新的细胞系将为病毒学、环境毒理学、基因组学等提供新的体外实验体系.大菱鲆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尚未见其脑细胞系建立的报道.本研究通过组织块法,以大菱鲆脑组织为材料,建立了大菱鲆脑细胞系(Scophthalmus maximus brain cell line,SMB).培养本细胞系所用的培养基是在DMEM/F 12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了h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地质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发生了显生宙历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并伴随着环境的强烈波动。目前,对于该时期的生物与环境演变的认识大都来源于海相地层记录,而对陆相地层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发育连续且完整,是研究陆相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理想研究区域之一。
种子对于地质时期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古生代种子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对矿化的具有解剖结构的种子的研究,如对欧洲和北美石炭纪煤核中钙化种子和法国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硅化种子的研究。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