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山地区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探析——“轴群式”在泰顺县域总体规划中的运用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36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我国目前中小型山地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梳理与分析,针对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的全面展开,结合泰顺县域总体规划实践提出了“轴群式”城镇空间布局模式,并对其形态特征、形成机制、优缺点及适宜对象进行了相应阐述和实例介绍。以期对快速城镇化阶段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小型山地城镇空间组织,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本文以昆山市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快速机动化背景下城市停车行为的特点,探讨了影响这些停车行为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提出规划的主要对策,用调控的规划理念和方法来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和城乡建设的基底,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从土地的自然禀赋和社会属性出发,将土地质量与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地质量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土地的适宜度,作为实施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用以指导城乡开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建模分析与空间分析技术在土地适宜性评价方面的应用已经不断成熟,并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可取性。
针对建筑耗能的严峻形势,在小区建筑节能规划中引入高新遥感技术,有效缩小工作量,并配合实地验证,提供客观基础数据,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节能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本文结合秦皇岛市交通规划实例,对常规公交系统中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效用函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效用函数的贡献,并运用Logit 模型求得它们在不同出行距离中的分担率,最后对提高公交车分担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根据中国传统院落的特点,结合现代院落的实践,提出“空中院落”的概念。“空中院落”是对中国传统院落的继承与延续,也是现代土地集约利用前提下城市住宅院落的新生。分析概括出现代城市住宅小区高层住宅“空中院落”的四种形式,并对“空中院落”的创新设计展开探索性的思考。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研究和探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高品质的生态住区环境,使居住区成为当代人和后代人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基地。最终希望能为我国生态型居住区的建设做出有益的启示。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在生态城市中,城市绿地应为多少为宜,本文以QuickBird(快鸟)0.61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IMAGE、Ecognition 等遥感处理、分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休闲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人的心理及休闲需求是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的休闲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它跟许多元素是相关的,而这些元素在每一个特定的城市休闲空间中都处于一个共生的局面。现在城市休闲空间中具备的物质元素已经足够多了,但这些元素组织得是否合理却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本文基于对城市休闲空间
面对快速变化的城乡环境,大量的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正遭受日益加重的多重威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矛盾重重。正是由于城市急剧扩张、建筑高度聚集给文化遗产带来的种种危害,文章欲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范条例的再解读,寻求相关理论上的策略,结合南京明城墙中央门西段的案例研究,提出在这个处于城市高密度、快速发展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灵活措施,以及本案例中的技术路线的介绍,针对该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规划
历史城市是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是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研究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找出其中一些有效方法和某些规律,对于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以徽州文化区的绩溪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要素与人文结合的特点,乡村与城镇在选址、发展中的内在联系,绩溪县城的景观特征,提出生态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