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创伤情景模拟演练在全军危重症急救护理学员培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2017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意外伤害所致成批伤员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高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体现在战场上却是更为残酷血腥的伤情.这样的现况给护理人员,尤其是部队医院的护理队伍,带来极其严峻的挑战.情景模拟演练是通过模拟事件的角色、环境和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研究分析事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有关的理论和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增强军队护理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对前来学习的全军危重症急救护理学员进行了战创伤情景模拟演练,取得良好成效。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培训团队资源管理知识,引人团队资源管理工具,建立医护一体交接班制度并推动团队资源管理精神,护士能够运用相关知识主动加强与医生对患者情况的交流,既方便医生能够快速地对病情作出准确判断,又能获取与医生一致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患者,促进与患者的沟通,使医、护、患信息交流通畅,避免解释的差异性,融洽了护患关系。
运用网络、微信、电视等多媒体平台,制作CPR相关的视频,大力倡导及宣传心肺复苏普及率的进展工作,多方开展CPR技能竞赛,并通过网络平台予以直播宣传,增加群众的参与感与积极性。同时多场景的现场模拟演练,让群众通过网络视频得到学习突破,缩短第一目击者的识别时间,从而增加抢救的成功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ICU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呼吸机管路污染是VAP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有效控制呼吸机管路污染,是控制VAP的一个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对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学及下呼吸道细菌学的研究分析,为ICU内感染控制及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压力源是任何能使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护理工作压力是指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状态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对医护人员的职业要求也随之提高.急诊科作为救治急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急诊护理是一门涉及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加大,心血管疾病负担随之激增,冠心病成为人类病死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病.全球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达1710万.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报道,心血管病死亡占中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农村占44.6%,城市占42.51%.胸痛是急诊患者就诊常见的主诉,约占急诊内科患者的5%~20%,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以急性冠状动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UC)是收治急危重症和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病的集中抢救单元,从特征上看,ICU具有危重病人密集,病情多变,先进医疗设备齐全,护理工作量繁重等特点,这都对ICU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医学会于2006年制定的《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中指出ICU床护比应为1:2.5-3以上.因此在EICU病房内,护理管理者如何简便快速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急救白金10min内如果患者能得到专业有效的急救,将大大提高生存率.公众作为急救白金10min的主体救治力量,由于自救互救能力薄弱,存在一定的“急诊盲区”.不同年龄层公众由于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及好发的急症不一样,故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不同,现有的急救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模式笼统、培训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套规范、科学的培训模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而ST段抬高型主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造成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所以尽可能缩短D2B时间,有效实施再灌注,倡导“绿色通道”,争分夺秒,抢救心肌,抢救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细胞急性缺血性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也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大多数患者由于发病于院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期,极易发生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有研究报告约50%患者发病1h内在院前猝死,可见患者从发病到
急诊室护士早已成为医院临床科室的一线主力战士,在应对突发,紧急的重症病情时,始终能以沉着稳重的态度,干练精简的技术为徘徊在生命线边缘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抢救工作.但也正因如此,急诊室的护士们内心背负的责任和面对生离死别而难以排解的情绪,工作量大和职业风险往往转变为他们的长期集聚的压力.现如今社会的形式下,医院更重视护士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加大力度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得患者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