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n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药治疗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其中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8种常用方剂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精细化肠内营养管理对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试验,2013 年1 月至8 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方法;2014 年1 月至8月为试验组,成立肠内营养小组,开展精细化肠内营养管理,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使用聚氨酯材质鼻胃管、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定期检测营养化验指标变化、使用专用管饲泵、管饲前监测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喂养时床头抬高30 度及使用移位机行转移训练
会议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15 年3-9 月收治的48 例多发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回顾分析2014 年1-9 月43 例行常规护理的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并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 的发生时间和VAP 的发生率.
会议
目的 探讨MR810 湿化系统不同温度设定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根据对90 例机械通气患者湿化器设定温度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每组患者每日吸入灭菌注射用水量、痰液粘稠度、每日痰液总量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指标.
会议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3 年7-12 月在ICU 病房内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27 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 年1-6 月在ICU 病房内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41 例为集束化方案组,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日、ICU 停留时间及肺部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t 检验和x2 检验进行统计分
会议
目的 比较手动、持续、间歇三种声门下吸引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并发症、人工气道管理费用、护士执行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150 例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ABC 三组,每组50 例.A 组行手动声门下吸引法,B 组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法,C 组行间歇声门下吸引法.
会议
目的 探讨抽吸式牙刷与普通口护包在重症病人口腔护理的应用,以提高重症患者口腔护理质量,减少误吸,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 对入住我科60 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30 例和对照组30 例.试验组采用抽吸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两组病人均在机械通气第3 天开始口咽部清洁前后进行口咽部细菌培养.同时监测VAP 的发生.
会议
目的 探讨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外周血中炎症介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2015 年6 月1 日至2015 年12 月1 日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 需呼吸机治疗超过48 小时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既往存在肺部感染或肺外器官感染的患者,分为2 组:行机械通气48 小时未诊断为VAP 的为对照组,当临床诊断(治疗)VAP 时
会议
目的:利用乙肝后肝硬化(hepatitis B-caused cirrhosis,HBC)患者外周血转录组数据,构建基因表达调控分子网络,筛选HBC典型证候相关的关键分子标志物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验证,从生物物质基础与功能机制层面探讨HBC证候由实转虚过程中的演化机制,为证候的内涵、辨证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观察大黄?虫丸(DHZCP)含药血清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 DHZCP抗AS免疫炎症的机制。
目的:观察穿虎去痛颗粒对尿酸盐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穿虎痛风合剂组、海藻酸钠组、穿虎去痛颗粒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秋水仙碱、穿虎痛风合剂、海藻酸钠、穿虎去痛颗粒灌胃7天,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