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土壤墒情变化特征及农业生产建议

来源 :福建省科协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暨2016年福建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应用气象与人工影响天气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上杭县2012 年1 月至2016 年9 月的土壤墒情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杭土壤墒情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并结合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和生产特点,对农业生产提出的建议,以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促进农业生产产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已成为趋势,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高清设备日益普及,气象部门影视设备更新周期性明显,本文根据泉州气象影视系统设备更新及高清节目平移带来的问题进
  本文利用激光雨滴谱仪、地面雨量数据结合雷达回波分层数据对2015 年5 月6 日一次古田人工增雨随机试验个例的云物理观测对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作业云系所经过的地
  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质量下降,霾天气高发,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霾天气中日照时长和日照质量明显不足,高湿的气象条件也不利于农业的生产,导致作物
  利用2016年1~9月平和县城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分析、HYSPLIT4模式后向轨迹分析方法对平和县城一次典型颗粒物污染过程进行初步分析,得出污染天气
  利用2009~2013 年逐日两个时次(08:00 和20:00)的物理量格点资料,分析了福建省空中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上空年平均整层水汽含量分布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夏季水汽
  分析2014-2015 年漳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发现漳州空气质量变化主要受颗粒污染物的变化的影响,其次为NO2 和O3,并且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污染最轻。研究漳州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
  本文利用上海徐家汇地区2014 年9 月至2015 年2 月风廓线雷达资料,探究了该地上空的水平风速与地面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800m 至1600m 高度上,当水平风速大时,地面能
会议
  为研究福州市臭氧(O3)污染情况,选取福州市5 个监测站2013-2015 年逐时O3 浓度和福州站气象资料,分析O3 的时间变化特征和污染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O3 最大8 小时平均浓度
会议
  利用2008~2012 年MODIS 和TRMM 卫星遥感数据产品逐日资料,分析华北地区及临近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月变化,以及夏季不同降雨量下气溶胶光学厚度与云滴有效半径的关系。结果
会议
  经分析: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5℃的天数、稳定通过16℃的天数、20~30℃的天数、5 月平均气温、以及极端最高气温≥35℃的天数等是影响将乐县金银花种植生产的主要因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