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不同养殖容量下养殖大菱鲆幼鱼的最佳工艺条件需求和生态效应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2003全国海水设施养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菱鲆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名贵比目鱼.它性格温驯,体形优美,肌肉丰厚白嫩,鳍边含有丰富的胶质,近似甲鱼的裙边和海参的风味,营养价值很高,是理想的保健和美容食品,深受欧美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大菱鲆作为世界驰名养殖良种受到国际养殖界的高度重视,正在不断扩大养殖范围.我国自1998年大菱鲆大批量生产性育苗技术突破以来,它的养殖产量成倍增加.目前国内每年的商品鱼产量已超过3000t,成为我国北方海水鱼类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虽然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但养殖模式基本参照原有的真鲷、鲈鱼和牙鲆的养殖模式,有关养殖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本文探讨不同养殖容量下养殖大菱鲆幼鱼的最佳工艺条件需求和生态效应。
其他文献
梭子蟹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蟹类,传统的名贵海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本文主要研究了梭子蟹养殖高产增膏技术。
近年,海南低位池凡纳滨对虾养殖病害有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如何减少低位池凡纳滨对虾养殖的病害发生,是关系到对虾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重大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避免低位池凡纳滨对虾养殖的病害发生,以及如和提高对虾产品的质量等问题。
鳗弧菌是海水养殖动物常见的致病菌,其引发的弧菌病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Kelly和Dinuzzo,1985;Kaysner等,1987).疫苗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扬先乐等,1996).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已将疫苗大范围应用于预防鲑鳟鱼香鱼和海水鱼类的弧菌病(夏春,2000).但是,早期的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这种疫苗安全性好制备容易,却存在免疫剂量大持久性差或者免疫效果不理想
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F)是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之一.EF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毒副作用小、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和敏感微生物的MIC较低等特点[1],能有效抑制或杀死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为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EF在畜禽如猪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报道较多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necrosisvirus,NNV)属于野田村病毒科(Nodaviridae)、乙型野田村病毒属(Betanodarirus),是多种海水鱼类暴发性传染病的致病原.该病毒主要侵害宿主的脑部和视网膜等组织,又称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引起宿主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其中危害最大的包括各种石斑鱼(Epinephelussp.)、尖吻鲈(Latescalcarifer)、舌齿鲈(
在脊椎动物体内,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的控制是通过一种或几种类固醇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调控而进行的.芳香化酶(CytochromeP450aromatase,P450arom)基因便是此种基因之一,它编码的蛋白质--芳香化酶是一种类固醇合成酶,催化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在雌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目前已从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等多种鱼类中克隆了芳香化酶基因。本文探讨黑鲷芳
对虾养殖在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今对虾养殖的总体趋势表明,养殖所需要的苗种来源逐渐地由野生苗种或野生亲虾生产的苗种向全人工苗种过渡,最终全人工苗种将替代野生种源.主要原因在于来源于野生群体的养殖苗种携带各种各样的病原,使对虾养殖的风险增加.从1970年以来,对虾养殖业就不断经受各种病害的侵扰,如1988年发生在台湾省和1993年发生的病毒性疾病,使对虾养殖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随着养殖
微藻具有营养丰富又全面、太阳能利用率高、生长迅速、易培养等特点,是一类最重要的天然活饵料.在经济动物育苗应用中的饵料微藻已达30种以上,常用的如亚心形扁藻、等鞭藻、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等.然而目前饵料微藻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培养装置落后、培养工艺粗放、藻细胞密度低、培养过程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因此,寻求如何高效培养饵料微藻是当前水产养殖业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探讨硅添加对光生物
美国红鱼(Scianopsocellatu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为广温、广盐溯河性鱼类,其自然种群分布于墨西哥湾及美国南部东西沿海,引入我国试养成功后,受到养殖业者的欢迎.它具有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威海市羊亭水产总公司1996年从福建引进种鱼28万尾,同年进行了工厂化育苗生产,取得良好的效果,至1998共培育出商品苗158.5万尾,生产中我们发现,受精卵孵化率不够稳定,
繁殖性能是生物繁衍种族的关键,鱼类强大的繁殖力是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鱼类的繁殖性能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每种鱼乃至其种群或品系都有其特有的繁殖特性.它是由其基因型决定的,研究鱼类的性腺发育,不仅对鱼类繁殖习性的研究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掌握鱼类人工繁殖及其在生产上应用都有实践意义.鱼类的繁殖力具有种和种群的特征,同时又受到个体的年龄、体长、体重、环境条件(特别是营养条件)以及繁殖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