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众规、众智--众规武汉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来源 :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nl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城市规划仅限于政府部门和规划专家,社会公众往往很少参与决策,只有在规划被正式批准公示后,才了解规划的大致情况.为了使规划工作更多地体现公众意愿,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开放性,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于2015年1月起开展了众规武汉的平台建设与研发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互联网+"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探索.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城市规划领域引入众筹的必要性及其理论依据,并以众规武汉平台的项目实践与模式探索为例,重点探讨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创新,以及传统规划编制的工作机制创新,对城市规划面临的转型和公众参与遇到的瓶颈进行了思考.最后,对新时期可能出现的全民规划、智慧规划等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在考虑当前在数据积累、业务体系和管理方法等现状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城市规划信息可共享、可查阅、可传达的基本工作目标,打造业务一体化、部门协同化、流程规范化的业务系统,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统一集成应用,推动规划管理工作的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的全面提升.
规划审批在规划实施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但由于规划审批专业性强,当前信息化支撑无法深入到专业领域语义级别,因而当前主要还是依赖人工大量进行数据调取分析和决策.本文结合前海建设过程管理系统建设实例分析了当前规划审批智能决策信息化工作的瓶颈和诉求,阐述了数据关联对于显性化揭示规划审批关键专业知识从而帮助审批人员更快发现和搜索知识方面的重要意义,尝试运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的关联开放数据云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规划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规划发展的要求,本文利用高新技术,提出了智能规划共建模式的概念,并针对智能规划共建平台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建立资源汇聚平台实现规划资源管理与分析,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以知识为要素的业务流程,规划共建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多团队的实时高效协同和共建规划工作,公众参与云平台增加了"公众参与、公众规划、公众使用"的广度及深度,智能规划决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公民对于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愿望和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参与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已经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决策具有合法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给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基于广州天地图提供的基础城
通过对聊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的形式分析,概述了聊城市智慧规划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包括该平台的设计需求、设计目标、总体框架结构及技术关键点,并简单叙述了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规划审批、"大数据"中心、"一张图"、公文办公、公众服务平台、城建档案平台等).该平台提高了聊城市规划审批效率,进一步推动了聊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为实现"多规合一"和建设"智慧聊城"奠定一定基础.
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公众参与实践也在规划工作中全面开展,但还存在参与面不广、参与层次低等问题.文中将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广州市规划批前公示公众参与分析,对批前公示的公众参与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规划知识普及、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建立和实现有效互动、完善公众参与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健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对策,为规划行政部门推进公众参与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介绍了重庆市规划实施评估与城市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思路与实践.从建设背景、建设基础、监测与评估资源中心建设、城市运行监测子系统建设、规划实施评估子系统建设五个方面对城乡规划实施评估与城市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进行了阐述.重庆市规划局从1998年开始进行规划协同审批系统建设,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结合其他部门共享的专业数据及大数据,已经具备了搭建一个平台,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监
我国城市规划公示制度起步较晚,开展至今只有20多年时间,但发展十分迅猛,迅速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体系,对于城市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建设单位有一定的约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该制度实行深度不够,贯彻程度不足,专业技术支撑不足,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
在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下,兰州新区开展了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的改革实践,在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时限、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经验.本文从审批机制改革、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对投资项目规划审批承诺制进行了剖析,旨在全面的总结新区行政审批改革的实践路径,为更好的形成"可复制、能推广"改革经验奠定基础.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需要对城市现状有精确的了解,对城市未来发展有准确的预测,以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几何结构精细、语义信息丰富.将BIM引入到城市规划领域,可对城市现状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