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静息态突显网络的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74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岛叶前侧(anterior insula,AI)和扣带前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是组成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的两个关键节点,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在内部和外部突显信息的注意导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突显网络内脑区灰质体积异常和功能连接异常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虽然目前未有直接针对双相障碍突显网络的研究,但是以往研究发现静息状态下岛叶前侧和扣带前回的连接强度降低,目前还未见将两种疾病的突显网络功能异常进行比较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突显网络的功能异常有何异同之处,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两种疾病的精神病理学机制提供全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以往的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发病的抑郁症存在着不同的症状与不同的脑结构功能的改变,推测他们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杏仁核是参与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之一,抑郁症患者
  目的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以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特征的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1%,且自杀率相当高,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
  目的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简称MDD;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或快感缺失,且自杀率高达15%.据世
  目的 研究焦虑性抑郁患者及非焦虑的抑郁患者静息态下脑自发活动低频能量的异常模式。方法 收集了44例焦虑性抑郁患者,43例非焦虑的抑郁患者和56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
  目的 分析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情绪网络功能连接的特征变化,探讨情绪网络在抑郁症病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抑郁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1) 1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
  目的 研究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异常及其与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关联。方法 纳入5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名健康对照,分别在基线时进行临床评估(仅患者组)、认
  目的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的综合征。既往研究表明,迟发性运障碍患者白质FA值普遍减少,皮质基底神经节环
  目的 抑郁障碍是一个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截至目前,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之前有研究显示,NPY的基因多态性的位点变异与抑郁障碍的发病有关;有关于DCNP1的基因多
  目的 选取中国北方汉族单相抑郁症患者,检测5-HT3A受体(HTR3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研究基因型对患者抑郁及焦虑严重程度、临床亚型程度的影响,为阐明HTR3A基因多态性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正常人听觉感觉门控电位P50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采用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60名高海拔地区健康受试者(高海拔组)和40名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