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中的唐代诗人图像及其文化内涵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k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形象及诗句是宋代绘画的重要题材,而宋代绘画则参与着唐诗的评价、阐释和传播.宋画对于唐代诗人"诗佛"王维、"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表现,抓住了唐代诗歌审美的三个重要维度,即禅意、豪放和忧患;对于"看云"意象的描绘,突出了王维诗歌的核心意象,也将王维诗歌中的"空"直观化了,而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的基本图式也在宋代得以巩固.对于王维、李白和杜甫的图像呈现,一方面显示了宋代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揭示出宋代绘画创作和文学史的高度契合.宋人对于柳宗元"寒江独钓"意境的描绘,显示了宋入对于荒寒意境的推崇.
其他文献
南宋时期,闲官制度与养老优老政策的推行,以及士大夫对于"会昌九老"的追慕,造成了数量庞大的闲臣群体,形成了热衷文会雅集、企慕高寿长生的闲臣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士大夫阶
在传统的美学与艺术话语体系中,往往基于审美体验的维度对艺术进行定义,而当以此来审视当代艺术,传统的阐释经验却遭遇到挑战和颠覆,对艺术进行重新定义和界说就成为当代美学
本论文针对中国高校《艺术概论》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梳理,主要是从三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回顾解读.一是建国前《艺术概论》课程的发轫;二是建国以后及文革前《艺术概论》课
社会艺术趣味的分化和区隔成因于社会体制、经济发展、文化范式等因素,数媒时代下艺术趣味呈现一种泥沙俱下的景象,趋利化、娱乐化、蔓生化等艺术趣味形态成为大众艺术趣味的
本论文关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国主流艺术市场中普遍存在青年受众缺乏的现象,旨在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受众拓展方法.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是站在艺术学、传播学、心理学
中国电影传播语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形式,与电影相关的机制机构其身份也在发生转变,由此对受众审美也产生相应的影响.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作为中国电影发展成熟的一
中国当下文学批评呈现出学院批评、作家批评与媒体批评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文学批评的各种病症日益凸显,具体来说,一,学院批评对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工具的文学理论极为推崇
近百年中国文艺理论是在顽强坚持数千年中国文艺理论传统的同时,不断在与西方文论的碰撞交融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文艺理论近百年接受西方文论的影响,使中国文艺创作、接受
本文通过复原元代画家的地理分布来窥探元代绘画的地理格局.从统计中发现元代北方画家分布集中于京师所在的大都路,南方分布在以杭州路与平江路两地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全国画
人类史前艺术有着比较集中稳定的地区,这就是欧洲,而非一般所认为的处于零星、分散的状态.就分类学角度而言,欧洲史前艺术已经跨越造型(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听觉)两大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