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蒎烯臭氧化反应机理及其二次有机气溶胶效应的研究与进展

来源 :江苏省颗粒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化工环保技术2014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g5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SOA)是大气中一些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或半挥发性有机物(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SVOCs)经大气氧化和气/粒分配等过程形成的颗粒物。气相条件下的烯烃臭氧化反应是多种自由基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来源,而大分子烯烃化合物臭氧化产物相较于一般可挥发性有机物可更好地促使SOA的形成和增长。萜烯类物质排放量大、反应活性高、形成SOA能力强,其中α-蒎烯是自然界排放量最高的萜烯类化合物,因此近年来其臭氧化反应备受人们关注。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基于声悬浮(Acoustic Levitation)技术的实验方法对于α-蒎烯的臭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且使用实验室大型烟雾箱模拟了在接近实际大气条件下各种自由基清除剂以及湿度对臭氧化产物的云凝结核活化效应的影响。声悬浮技术避免了传统大气化学实验中的壁损失影响,而大型烟雾箱的应用则有利于更好的模拟实际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条件。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直径的α-蒎烯液滴的臭氧化速率有着明显的差异,综合核磁共振(NMR)的分析结果,α-蒎烯的双键发生断裂,反应生成的SOA产物主要为多官能团物质,例如马鞭草烯酮(verbenone)等。烟雾箱模拟结果显示,α-蒎烯的臭氧化产物活性过程受到乙酸,丁醇等自由基清除剂的影响较小,但是当体系中加入二氧化硫时,成核活性明显增强。未来,将会结合气象色谱等离线分析手段对在超声环境下的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还将使用更多的大气中自由基清除剂进行烟雾箱模拟的研究。
其他文献
孔隙型热水回灌的堵塞机理研究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极为有限,迄今为止仍属世界性难题。论文选取咸阳城区为研究区,在回灌现场调研取样的基础上,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与室内堵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霾天水溶性离子的区域污染特征,使用安德森9级碰撞采样器和离子色谱仪对2013年1月18-24日南京、苏州、杭州、临安、宁波五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
会议
学位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地面站点资料以及气象中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2014年2月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雾霾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
会议
  运用WRF-CMAQ模型模拟了2013年12月初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一次强霾污染过程.初步探究灰霾天气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输送过程,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
会议
  采用观测数据和SD-WACCM (the Specified Dynamics version of the 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模式对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北极冬春季极涡内部的动
会议
自然河流系统和人工水利渠道中,普遍存在水流交汇现象。与一般顺直水流相比,交汇水流由于受主支流的流量比、流体物理属性、入汇角、渠道条件(如糙率、坡降、尺寸、形状)、出
传统的防波堤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依靠结构自重来满足,结构上主要考虑降低波浪力的影响。箱筒型基础防波堤是基于一种全新的结构稳定性概念、机理而建立的。其拥有以下两个特点:一
为了研究2013-2014年间南京东郊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利用安德森粒度分布采样器进行采样并结合大气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其它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
重力坝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坝型,具有很多明显的优点,也是近年来在我国坝工专业应用最广和发展最快的坝型之一。由于设计内容繁多,需要多专业的协同配合,加之受到实际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