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22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第七届“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暨首届全国亚健康+与移动医疗融合应用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药食同源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服用药食同源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药食同源方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1.8%,尤其对胁肋胀痛、口黏或口干口苦等症状疗效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ALT、AST)及血脂(TC、TG)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疗效为77.27%.结论:药食同源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颠倒散合炉甘石混悬剂治疗寻常型痤疮7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予以颠倒散合炉甘石混悬剂适量每日3次外涂治疗,连续4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4周后77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9.35%和94.80%.结论:颠倒散合炉甘石混悬剂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应用.
以《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VlP维普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00年1月~2016年3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相关文献,并归纳、整理、分析文献中有关治疗小儿遗尿的情况,结果发现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此法中运用较多的中药主要有五倍子、益智仁、肉桂、丁香、桑螵蛸、补骨脂、五味子等,贴敷穴位多选择神阙穴。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与Weil截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跖痛症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64足/104跖骨)轻度跖痛症患者分别行跖骨颈部微创截骨抬高术(A组,24例/26足/55跖骨)和Weil截骨术(B组,27例/38足/49跖骨).比较两组患者病例手术前后责任跖骨的VAS评分、ACFAS评分及跖骨头下最大压力、最大压强及冲量变化,评价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36个月,平
手术在中医历史上已逾千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向来把手术当成外治法的手段,手术疗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外科手术曾经一度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宋朝以后中医外科手术却日渐衰落,到清朝末期闭关自守时,中医外科手术更是与蓬勃发展的现代外科手术形成天渊之别,以至手术这一治病救人的基本技术成为"西医"的水平标志而要重新输入中国,许多人认为手术"姓西不姓中",所谓"手术是西医",这是一种很大的误
对近年来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进展进行研究,分别从理论探讨、基质研究、药物选用、外敷部位、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证实,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的:总结评价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跖趾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4年8月,与中国中医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接受跖趾关节置换术患者共33例,其中共30例41足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0-37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2个月.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的跖趾关节活动度(被动跖屈+背伸)、AOFAS评分、VAS评分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术前AOFAS评分为(28.09±1.42)分,术后为(84.
目的:探析穴位注射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运用喜炎平注射液局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照组运用口服前列康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周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喜炎平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显著且好于口服药物治疗.
Purpo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suffered from spastic pain that effected their quality of lif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sticity-rel
吴茱萸为辛热之品,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含有吴茱萸碱、吴莱萸次碱等多种化学成分,将其研成粉末,用某些介质调和后贴敷于特定穴位上,根据经络理论,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等理论,结合特定穴位的功用,可有引火归元,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等多种作用,可以治疗口疮、泄泻等多种疾病,疗效较好.此种外治法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避免了服药之苦,易于被小儿接受.研究整理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儿科疾病的新进
一、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的概述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采用中草药经制剂后敷贴在人体的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综合作用(药物作用及对穴位的作用)和穴位的复杂反应(化学、物理类)经局部或经络发挥其预防、保健和治疗的作用,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由于该疗法操作简单、适应症广、疗效突出,所以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相当广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