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天山科克苏河谷增生混杂带的Ar-Ar年代学研究:对天山造山带折返历史的新认识

来源 :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的限定西南天山高压变质增生带的折返历史,本文在西南天山变质带的东段科克苏河谷进行了新的Ar-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科克苏河蓝片岩的PTt演化轨迹,峰期的变质时代>320Ma,其折返到绿帘蓝片岩相的变质时代为~320Ma,折返速率较快;其后继续折返,完全退变,叠加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时代为~293Ma,抬升速率缓慢,约为1mm/yr。在大约250Ma,进入碰撞后陆内调整时期,发生了大型右旋走滑断裂。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高压-超高压岩石是探究板片深俯冲-折返过程及其地球化学效应的天然实验室.大量的研究表明岩石在深俯冲-折返过程中伴随着广泛的流体活动和显著的元素迁移.这些变质流体不仅直接参与变质反应并控制反应速率和同位素平衡,而且也促发了地幔楔部分熔融、壳幔相互作用、元素分异和中-深源地震等诸多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绿帘石进行原位成分和Sr同位素分析能够为限定多期次变质流体的来源、成分和演化过程提供可靠依据
会议
石榴石作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的最主要造岩矿物,通常保存有复杂的成分环带和包体矿物组合,是恢复和重建变质作用过程的理想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柴北缘超高压带西段的鱼卡河地区的榴辉岩,介绍了岛礁结构石榴石通常具有一个自形的石榴石外型,内部包含一种或多种其它矿物集合体,它们呈环状将石榴石分割为内核和外环,其中内核呈岛状、半岛状或完全消失.石榴石的岛礁结构是变质作用过程中熔/流体活动的结果.因此,超高压榴辉岩
全球范围内大多数造山带碰撞后都有巨量花岗岩侵入,花岗岩作为大陆地壳和碰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造山带演化的重要信息.本文介绍了秦岭-大别造山带是扬子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经历了超高压的折返和晚中生代强烈的岩浆活动,详细分析了天堂寨花岗岩锆石U-Pb的特征,证明了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大规模的伸展垮塌,并伴随着侧向向东挤出过程。
榴辉岩作为俯冲带中重要的岩石类型保存有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对榴辉岩及其退变岩石的岩石学研究有助于建立俯冲带演化的P-T轨迹,了解俯冲岩石在折返过程中温压条件及矿物相的变化,从而对俯冲带折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限定.本文对柴北缘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Bi-Ec)及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Phn-Ec)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在NC(K)FMASH体系中对两类榴辉岩进行变质相平衡模拟,得到双矿物榴辉岩的峰期温
超高压榴辉岩与围岩片麻岩是否具有相同的PT演化轨迹和峰期变质年龄是判断榴辉岩与围岩是“原位”还是“异地”关系,进而判断是大陆还是大洋深俯冲的关键.柴北缘超高压带位于祁连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是近年来确定的一条古生代的超高压变质岩带,本文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沙柳河超高压地体中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变质演化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获得的沙柳河长英质片麻岩的变质时代447.1±2.4Ma与前人在本剖面上
石榴石在超高压条件下的晶体化学行为不同于较低压力条件下的晶体化学行为,在幔源岩石以及与板块深俯冲有关的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长英质岩石体系在6-12GPa和1000-1400℃的条件下进行了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并结合前人的实验资料,试图探讨Si02:饱和岩石体系中超硅石榴石的稳定条件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Si02饱和岩石体系中石榴石超硅的稳定条件完全不同于Si02不饱和的超镁
大陆俯冲带中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峰期及之后的变质温度确定是了解其岩石成因和演化的关键.本文为了合理、准确地估计罗田榴辉岩所经历的榴辉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阶段的温度,除了利用可能的常规矿物对温度计外,还采用了锆石中Ti和金红石中Zr温度计。北大别罗田榴辉岩中多阶段高温条件的限定主要来自常规矿物对温度计以及锆石中Ti和金红石中Zr温度计得出的温度数据。结果表明,三个变质阶段在误差范围内具有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