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

来源 :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金属间化合物国内外发展情况和我国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研究的成果作了概述性的介绍,根据国内外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要选择重点,自主创新,加强设计—材料—应用一体化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就我国住宅产业化中的建筑主体材料及施工技术改革作了概述,对住宅产业化的构想作了介绍.
本文从板块构造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川滇地区强震的成因机制、地质条件.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者交会于泸定,前二者是两个陆壳顶撞,后两者是洋壳对陆壳的俯冲,这决定了丫形分割的三部份内的应力场及强震分布的平面图形.第四纪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其形变带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宽变窄.自晚更新世Q3(距今约十万年)以来活动大断裂带的运动延续至今.这些活动大断裂实际上绝大多数就是发震断层.对发震断层、活断层
结构形式的创新和得力的理论研究支持是大跨空间结构健康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参与的若干大型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十余年来在空间结构形式创新方向所进行的努力.简要介绍了作者在悬索体系解析计算理论、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网壳抗震性能和振动控制、悬索和薄膜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等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
煤矿的生产和实践证明,发生在矿井中的动力现象具有分区和成带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把煤、岩和瓦斯作为一个体系采用力学方法的划分问题.在研究中,根据对煤岩复合样及含瓦斯煤样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力学性质的分析,基于对Drucker-prager理论的修正和完善建立了它们的断裂判据,并提出了计算稳定系数和潜在弹性应变能密度的公式.最后,提出了按这两个指标划分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带)的基本方法.实例证明划分动力
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Hierarchy systematic metallogeny of a metallogenetic province)研究保证程度与技术-经济研究保证程度双因素控制的,以及对其保证程度相对优选的合理区域是深化认识矿产勘查-开发客观规律和合理进行评价的新发展,也是把以往仅按在一定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矿床特征及其勘查类型的传统方法,变革为按“景、场、相、床”四
本文对氢能系统作了介绍,并列出当前氢能系统的主要科技问题.
会议
概述了我国核电自主开发的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自主化的牵头作用和保证作用;机、电、核大力协同,不断优化战略管理机制;立足两大发展战略,保持适度发展的势头.
本研究对象是一种混合的发射药装药(MC+B),它是由主装药(MC)和包覆药(B)按一定的比例所组成,该装药在配备低温感点火具和其它装药元件后,形成为低温感装药(LTSC).本文所述内容为LTSC的基本原理和它的部分弹道性能.由于LTSC无物质迁移的结构和高增面性、以及低温感的弹道特征,使该技术能普遍适用于各类火药(包括单基药、双基药、三基药和硝胺药等火药)和普遍适用于各类火炮).该技术的应用,可以
本文就纳米结构电磁工程研究目标是利用纳米结构引起的物理效应,设计和研制出高性能电磁功能材料和器件,并对其微观原理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