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引疡入瘤、从膜论治学术思想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成立大会暨名医经验与传承方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尚义教授生于1942年,贵州大方人,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1962年拜贵州名医葛氏疡科第七代传人赵韵芬为师,学习疡科疾病的诊治和丸、散、膏、丹等的炼制,善用丹药、药线治疗疡科疾病,外疡科治疗特色在他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刘尚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将葛氏疡科对"九子疡"的治疗理念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大胆运用于肿瘤诊治,"引疡入瘤",形成了"疡理诊瘤,疡法治瘤,疡药疗瘤"的学术思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他认为"在内之膜,如在外之肤",提出"肤膜同位","肤药治膜"的诊疗理念,主张"从膜论治"肿瘤疾病.刘尚义教授创造性的提出"引疡入瘤"、"从膜论治"的诊疗观念独辟蹊径,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肿瘤诊治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笔者跟师三年,才疏学浅,今尝试从个人理解的角度总结刘老"引疡入瘤"、"从膜论治"学术思想,以飨同道.
其他文献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为临床常见血液病,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周老在辨治再障时虽以补肾为主,但关于补肾法得具体运用变化多样,具体用药亦不尽相同。方证相应理论强调在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