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湿轻集料对混凝土相对湿度与自收缩影响的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zui8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发现,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在养护龄期1~7d内下降梯度较大。预湿轻集料引入水量对混凝土的相对湿度具有调节作用,通过引入适量的水,可延缓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下降过程,有效减小混凝土的自收缩。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硅酸盐水泥与熔融铝酸钙水泥复合体系的物理性能,此外还研究了在复合体系中加入石膏与石灰后,不同组份对复合体系的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干燥收缩以及水泥水化等方面的影响.运用XRD、DSC-TG和SEM等测试手段对不同体系的水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炉渣性质分析,发现其气体为吠啉基及异硫氰基衍生物,其重金属溶出浓度不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实验证明,对于炉渣作为混合材的水泥,复掺粒化高炉矿渣可以有效增加其强度。
本文综述了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与模型、微观形貌与宏观性能、聚合物的类型与形态等,并对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实际工程中通常通过外加剂过掺来解决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塌落度损失,但外加剂过掺会对混凝土的早期性能和后期的耐久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该问题选用了两种实际中常用的高效减水剂进行了实验.实验发现,适当掺量的减水剂对水泥性能有益,但外加剂过掺对水泥净浆的流动性能、抗压抗折强度以及收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用碱(水玻璃)激发钛矿渣活性的最佳配比,以制造出与矿渣水泥类似的碱胶凝材料。文章通过碱激发单一组分含钛高炉渣的强度与矿渣的对比实验,以及碱激发复合含钛高炉渣与矿渣的强度对比实验,分析了碱掺量对钛渣活性激发的影响,得出了本组实验中,碱激发钛渣活性的最佳配比。
与天然石膏作为缓凝剂的水泥相比,工业废渣磷石膏掺入水泥中,在水泥比表面积与SO3含量相同的条件下,水泥凝结时间显著延长,胶砂强度变化不大,与聚羧酸、胺基磺酸盐、萘系、木钙、糖钙等各类减水剂的相容性优于或接近天然石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性能无不良影响.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研究水泥组成与固化氨离子能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通过试验测试数据计算分析了硅酸盐水泥四大矿物与固化氯离子能力的关联度,其结论与采用单矿物研究的结果一致.同时还建立了矿物外加剂对固化氯离子贡献率的数值分析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矿物外加剂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而且还采用该方法对煤矸石和粉煤灰对固化氯离子的贡献进行了评价,能够很好的反映矿物外加剂的作用.
根据X射线光谱理论,使用3.70~4.04KV的X光管电压激发样品时,硫元素被高效激发而钙元素和铁等更高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被激发,硅、铝和镁等元素仅可被低效激发.由于采用了X射线选择激发技术,有效地减小了钙、铁等元素对测定硫的基体效应,无需进行元素间效应的校正即可获得准确测定结果,对水泥中三氧化硫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均符合国家标准GB/T19140-2003的要求;采用X射线荧光水泥三氧化硫分析
本文利用碳纤维混凝土的电热性能,将碳纤维分别按照层状和梯度的分布方式分散于水泥基梯度功能材料中,在两种试件的纤维总掺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对比了纤维层状分布试块、梯度分布试块中各层在通电升温时电热层与非电热层的温度变化,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相应的热应力值。
文章通过对煤矸石废弃物的活化过程、活化后的活性及活化机理的研究表明,煤矸石废弃物受热后能够由稳定态向介稳态转变的物相成分是高岭石;经热处理活化后可激发产生活性,活性组分是活性SiO2和Al2O3;采用测定石英结晶度的方法判断材料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700℃下煅烧是徐州煤矸石热活化的最佳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