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浪岗山岛风尘黄土沉积特征研究

来源 :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87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东海岛屿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东海浪岗 山风尘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利用光释光测年建立了黄土地层年代标 尺,并对其粒度、环境磁学、有机质、碳酸盐、粘土矿物等特征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对 其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的三维仿真的模型构建、属性关联、平台开发,及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描述了其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三维城市规划决策管理支持系统的研究背景及现状、软硬件体系、数据体系和功能体系,对应用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着重分析了目前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就三维建模技术、三维GIS软件平台、专业平台建设和关联规划信息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是以笔者的亲身开发经历为基础,概略的论述了GIS技术在园区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建立该范围内业务系统应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流域是湖泊富营养化营养物质输入的外源,流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农 业管理等方面均会影响湖泊营养物质输入的负荷。论文应用SWAT 模型,选择位于长江中游江汉 平原的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流域营养物质输入影响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设计4 组试验。敏感 试验结果显示,气候条件、土壤理化属性、农业管理分别会使流域营养物质输移产生10-1~101 数量级的变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营养物质输出总量也有很
塔里木盆地为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第三纪末以来,天山、昆仑山强烈隆起使塔里木盆地 封闭形成干旱环境。发源于山区的各大小河流将携带物堆积于盆地内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冲 -湖积平原等,为绿洲形成发展提供适宜的地貌空间。新构造运动、流水、风力和人工作用等4 种地貌过程引起绿洲时空变化与兴衰,绿洲荒漠化和荒漠绿洲化是自然地貌过程与人工地貌过程 综合作用的结果。受自然与人为地貌营力的综合作用,盆地内存在绿洲
青藏高原西北部甜水海盆地地处内陆干旱区和喀喇昆仑山的东侧雨影区,气候环境 极端干旱。但多次考察结果揭示晚更新世时期存在着大湖和高湖面的地质证据。为了探讨该 地区过去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历史,在甜水海盆地(海拔4840 m)进行钻探采得沉积岩芯57 m(TS95),通过对沉积岩芯其中一段(深度13.61 ~2.76 m,对应14C 测年和铀系测年年龄59~ 25kaBP)的粒度、微体生物、同位素及地球化
本文运用河流阶地发育与地文期的理论对豫西黄河和洛河地区的地质背景,气候特点和古 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石山、黄土和河流地貌特征。提出:(1)嵩山、熊耳山和 外方山发育有四级古夷平面。嵩山的垂直地貌特征表现为以嵩山为中心,呈中山、低山、丘陵和 河谷平原的地貌格区。(2)河洛地区三门峡孟津段黄河有四级阶地,均为基座阶地。第Ⅰ级阶地 河拔20m,砾石层河拔10m,厚度2m,上覆10m 厚黄土
对末次冰期沉积的宁夏中卫冰沟剖面与山东庙岛群岛长岛剖面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 明两者在粒度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冰沟剖面粒度明显比长岛剖面粒度粗。两剖面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可能也存在差异,长岛剖面除了指示冬季风的气候变化信息外,还指示了区域的环境变化特征。
福建“古冰川遗迹” 疑点甚多、各地河床中的岩穴是河水冲蚀的壶穴,不是“冰臼”。冰川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屏南白水洋、仙游九鲤湖、福安白云山第四纪冰期都不具备形成冰川的必要条件. 福建各地现存的大量第三纪及其以前的孑遗植物,说明不可能有冰川活动. 福建第四纪地层古生物资料也没有冰川活动的痕迹.所报道的古冰川遗迹、“冰臼”是误判。
对巴里坤湖沉积物14C 年代、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和粒度的综合分析表明,9.4cal kaBP 以来巴里坤湖地区的气候变化在数十至百年尺度上主要遵循西风带的气候变化模式,但在早、中全新世早期可能也受到了同一时期增强的亚洲夏季风(西南季风)势力的影响,其沉 积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气候环境特征同其周边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具有良 好的一致性。巴里坤湖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