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的腐蚀

来源 :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大会暨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氢气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电解槽及附件的腐蚀一直很严重,包括氢、氧分离器、碱液屏蔽泵、冷却器、过滤器、管道等.由于渗漏、更换零部件,不仅发生昂贵的费用,而且威胁到生产安全.很多文章把此现象解释为"氢腐蚀"、"氢脆"、"氧腐蚀"、"气蚀"、"碱腐蚀"、"碱脆"、"应力腐蚀"…,甚至在国家标准里也谈及此问题。本文以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充分说明,这是由于直流串电电流引起的电化学腐蚀,而且完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它,并且已经得到实践证明。文章指出,要解决压力电解槽附属框架内的设备严重腐蚀状况,那就必须努力从根本上去除直流串电电流,还要改变设备材质。为了防止设备被腐蚀,有的单位在个别设备内外都覆盖一层镍合金。但如果内部存在没有覆盖的部位,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结构,或一旦镀层被破坏,那么腐蚀就会集中在某局部,腐蚀速率就会成倍的增长。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目前面临的资源分散、流程不一、质量参差的问题,提出开展协作创新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办法.明确了电力科技查新协作创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提出了基于资源集约化管理、流程规范化建设、质量标准化评价的电力科技查新协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构建能更好地支撑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查新服务体系.在2016年度申报国网公司奖励查新工作中,电力科技查新协作创新进行了大业务量的实战演练。在短短1个
IEEE 802.1x协议作为以太网的接入控制机制,在企业内网中被广泛应用.介绍了IEEE 802.1x技术在企业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核电设计院的业务特点以及安全要求对核电设计网络中的IEEE 802.1x准入系统进行了拓扑优化、认证优化等一系列改进,提高了IEEE 802.1x准入系统的兼容性和认证效率.对于核电设计网络中安全架构以及日常运维均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