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探

来源 :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SSLP标记对东乡野生稻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4对SSLP标记引物中,12对引物扩增的产物产生多态,总共扩增出了7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5.8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自同一居群的部分材料遗传差异较小,甚至有些材料完全相同,但也有些材料遗传差异较大,不同程度地分布在各个类群组。这些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9个居群的天然小群体可能就是一个大的群落,因此必须对东乡野生稻现有居群进行严格保护。
其他文献
转基因水稻受体植物安全性评价是环境安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确定转基因水稻与同种栽培稻之间的安全距离,本研究根据水稻糯与非糯的遗传机制,利用非糯品种为花粉供体,糯性品种为受体检测不同方向和不同距离的基因交流频率,为确定安全距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顺风方向(西北)和逆风方向(东南)前30m基因交流频率平均值分别为0.702%和0.354%,相差近1倍,逆风方向在20 m处未检测到基因交
野生稻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抗逆性较强,是天然的基因库,保存着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了的特异基因。挖掘野生稻特异基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在野生稻特异性状基因定位、克隆和育种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穞稻是发现于我国江苏连云港地区(34°33~34°46′N)具有杂草生长习性的一类稻种资源。本研究采用30对水稻SSR引物,比较穞稻与22份近缘野生种、21份亚洲栽培稻种质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穞稻有14对SSR引物的带型与源于安徽省的4份塘稻材料相同,存在10个与粳稻和野生稻共同的SSR位点等位基因,并携带2个籼稻特征标记位点等位基因和1个普通野生稻特征位点(RM25)等位基因。在RM82位点
回顾总结了江西省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3年以来利用普通野生稻选育的主要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应用情况,认为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分蘖旺、繁茂性好、穗型大、粒数多、产量高是这些不育系配制的杂交水稻组合的主要特点,提出要加强野生稻资源在不育系选育研究上的应用。
本文描述了野生稻中抗(耐)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许多优异遗传性状,对抗(耐)病虫、耐非生物胁迫环境、高产和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等有利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进行了综述,评价了野生稻中的这些优异基因的转移利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根据已知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设计一组简并引物(STKF/STKR)用于扩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于得到的11个克隆子中,片段间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100%,低的仅为22.8%,均含有STK类保守
广西野生稻资源丰富,具有许多栽培稻所没有的优异种质。本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在广西野生稻种质创新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生物技术在种质创新利用提出一些设想。
人工创造野生稻圃土壤模拟生态,定期施用有机质丰富的塘泥和进行种茎材料更新,不施化肥,野生稻多生类型生长正常,越冬性、无性繁殖性和对病虫的抗性有所提高;但一年生及少数中间类型效果不明显,以配合施用少量化肥为宜。抗性遗传研究表明:广西野生稻资源含有白叶枯病、稻瘟病和褐稻虱广谱抗性新基因,把抗性基因导入栽培稻已育成一批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育种中间材料,提供水稻育种利用,对促进三种主要病害抗性育种展示了广阔的
稻褐飞虱是我国和世界稻区的最主要水稻害虫,寻找和发掘新的抗性基因源、培育抗性创新种质对于水稻抗性育种意义重大。本研究用多种稻褐飞虱生物型对1214份普通野生稻接虫筛选鉴定,对筛选出的抗源通过花药培养获得一批纯合抗源和6份广谱抗性核心种质。抗性遗传分析表明,这些抗源的抗性受两对、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或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抗源94-42-5-1等的两个隐性抗性基因中的一个与抗性基因bph4等位,另一个与
以籼稻品种为母本,以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 J.S.Presl exC.B.Presl)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结合胚胎挽救的方法获得F1代植株,再通过回交、复交和选育获得结实正常的杂交后代材料。提出了一种野栽远缘杂交创造新种质的有效技术途径,可为不同野生稻种的创新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