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是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来源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怎样以实验教学为平台,开展以突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为中心,以构建基于医学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为目标的创新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认为实验教学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是学习认知主义的发展,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发展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偏高偏死的问题。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未形成具有中医人才特点的实践贯穿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没有放在足够的位置,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医学的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
从中医药教育的规模、结构,中医药人才的合理去向,专业办学资质和科学引导方面可以看出,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不够。同时,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体现在投入不足和政策支持不够两个方面。
文章阐述了第三级教育的定义和概念,分析了第三级教育的包容性、广泛性,明确了第三级教育更能体现终身学习和教育原则的内涵,阐明了第三级教育的特有功能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特色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注重行业应用性与产学研合作的特点。面对行业科技发展日益注重学科交叉的时代背景,特色型大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开放式教学体系建设、产学研良性互动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着手,实施特色办学,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
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活动,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技能,这是高校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课题,也是在建设创新性、研究性大学中,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计算电磁学》专业课程中进行一系列研究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此课程的教学革新,探索专业课程教育中进行科研实践教学的积极意义,主要从讲义编写和课件准备,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实验指导,口试安排和课程设
本文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的经验,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必要条件,教师的责任意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健,精心研究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是授课的剧本,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目的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创新
2003年教育部确定“大学英语改革工程”,2004年初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同年批准全国180所院校进行试点改革。作为其中一所以石油为特色的高等院校,一场全方位的大学英语改革,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力度在西南石油大学展开。这场改革必将对多年来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试评价体系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次改革中,“听说领先,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理念被
为了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从本校2005级各医学专业本科医学物理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后使医学物理学教学与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培养科研能力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在促进医学物理学的实践性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有序地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就业。本文分析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与意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措施。
文章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对大学生的意义入手,分析探讨了大学四年期间各个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内容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