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n Snowfall Processes Observed by Radar and Aircraft over the Changbaishan Mountains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l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Changbaishan mountains, and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uds microphysical and precipitation, the field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jointly by aircraft and radar in 2009 and 2010 in this region. In this paper snow size distribution (SSD) and the particle types in Changbaishan mountainous area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al snow particle size spectra data obtained by 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 (PMS) which are mounted in the aircraft and C-band radar data collected by Baishan station on 7 Feb 2009.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Γ distribution of snow size is better than the Marshall-Palmer (M-P) one.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snow particles in the upper levels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lower levels. However, the average diameters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upper levels are lager than those in the lower levels. This is perhaps the consequence of snow particles split during the particles’ falling down to the groun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reflectivity measured by radar and retrieved by SSD from three assumed types of ice or snow particles, the snow particles with loose or medium density may be the main types in winter in this area. The further analysis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two snowfall processes in 2010 shows that the radar-estimated snow flux calculated by the stratiform Z-R relationship with effective reflectivity could achieve better precisions.
其他文献
以合肥、肥西和肥东3个气象站点为基准点,利用覆盖合肥的MSS、TM和ETM数据和GIS技术提取了近30年来合肥观测场1km、2.5km、4km以及合肥市区20km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信息.对比分析了1970-2008年合肥站与肥西、肥东站的年平均、最高和最低3项气温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建立了合肥观测场LUCC与气温的回归模型并作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合肥建成面积在
界壳被定义为处在系统外围能卫护系统且与环境进行交换的中介体,它是系统的一部分,又和环境相毗邻.可以说,不论在那里,不论从事何种工作或研究,都会遇到界壳论问题.界壳的基本结构要素为界壁和界门或通道,它以其界壁来卫护系统,以界门来为系统进行交换,故界壳的基本功能要素是卫护和交换.设界壳元素为界元u,其卫护度为μ(u),交换度为ν(u),也就是对每一个界元u都给定一对值μ(u),ν(u)∈[0,1],μ
利用近15年(1990年-2004年)登陆中国的111个台风的强度,登陆位置以及NCEP/NCAR每日4次等压面风场等资料,研究风速垂直切变对台风登陆过程中强度变化的影响,了解环境风垂直切变在登陆台风强度突变情况下所起的作用.本文首先将登陆台风的生命史分为:登陆前阶段、登陆阶段和登陆后阶段,主要研究的是登陆阶段环境风垂直切变对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登陆阶段,环境风垂直切变对登陆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仍然
使用咸宁市黑山观测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该市2010年4月12日降雹过程的[什么]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降雹整个阶段,存在动量下传的现象,降水发生时,动量下传现象比降水发生前明显,且降雹过程中动量下传速度相对较快;2)降水对风廓线雷达探测得到的垂直速度影响很大,当降雹强度相对降水更强时,降雹对垂直速度影响更大,当降水相对于降雹强度更强时,降水对垂直速度影响更大,降雹和降雨拖曳作用产生的惯性对
2008年1月10日至2月初,我国发生了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此次雨雪冰冻灾害范围广、强度大、连续低温时间长、雨雪持续时间长、冰冻日数多,受灾人口过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多亿元,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贵州等省灾情尤其严重.关于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科学问题,国内外已做了许多研究.概括起来,有6个方面的内容:
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基本参数,在晴天电学、闪电电学以及闪电的研究中,在雷暴和闪电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大气电场数据主要反映了雷暴云中不同高度的正负电荷在地面的共同作用,并可反映远雷暴、近雷暴.本文考虑到大气电场与气溶胶含量多少密切相关,不同季节大气中气溶胶含量明显不同,以及雷暴具有的时间瞬时性、季节性和频繁性,文中对春、夏季电场数据与闪电变化特征应用分析,以提高面向雷电敏感用户的雷电临近预警准确
新时期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为重点内容;以搭建农村社会化气象科普服务平台为重要工作方式;以提高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三个一”,为农民打开科普窗户;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为农民带来科技“保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农民
目前在气象预报业务中广泛使用的常规天气雷达,对含有大水滴的浓密云区有一定的探测能力,主要是用于雨区观测。毫米波测云雷达可以有效地探测薄云以及云内粒子群的雷达回波和速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毫米波测云雷达探测云区时,由于衰减作用造成云区回波面积减小,不能真实反映出云的特征,必须进行衰减订正,雷达回波衰减订正误差受云的具体参数和不同订正算法的影响。针对机载W 波段 (94GHz,3.2 mm)测云雷达,
分析了2002~2009 年间安徽省多次阵风锋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总结了阵风锋的雷达回波特征。采用模板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自动识别阵风锋回波的算法。算法能够有效增强反射率图像中的线状回波特征,并抑制其他形态的回波信息,长度满足预先设定阈值的线状回波被作为阵风锋的最终识别结果。选取阜阳、合肥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到的两次阵风锋过程的反射率资料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以下简称A(J)文件)是观测站积累的原始资料,要求按统一的报表格式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和质量控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基层台站如何做好观测数据的质控工作。质量控制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预审员要根据本站各要素历年出现的上下限值,合理建立适合本站的审核规则库;启用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AWSDataQC)对自动站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根据疑误信息提示,找出异常值,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