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类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纳了苯胺类废水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络合萃取法、膜分离法等,主要应用于苯胺类废水预处理阶段的分离、富集:化学法包括电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化学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等,主要通过传质与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分解为无害物质;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苯胺类污染物,适合处理低浓度苯胺废水,对废水的pH值、物质组成、温度等都有比较苛刻的要求。另外,还介绍了一些新型的处理技术和方法联用。
其他文献
腹腔积血在法医学损伤鉴定中并不少见,<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对此类损伤均有所涉及,但并未作明文规定,因此在法医
外伤性颅内出血,以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内出血为多见,小脑内出血较为少见,而迟发性外伤性小脑出血则罕见,现报道1例.
介绍了苯胺类废水的物化特性和环境危害,综述了国内外治理苯胺废水的方法原理和研究进展,对各种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对组合工艺处理苯胺废水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联合双源CT(DSCT)在经皮左心耳封堵(PCLAA)术及其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PCLAA术的患者17例。术前运用RT3D-TEE和DSCT分别观察左
经济社会的进步,带动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在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潮的驱动下,教育管理部门针对教育现状进行新课改, 这对班级管理和教学实际工作的进行都产生巨大影响。新课
<正>一、绪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边疆发展中国论坛"的宣言中,明确地为"边疆"一词界定了三层含义,分别从政治(远离国家行政中心)、地理(国境、边缘和边远)以
会议
采用风味蛋白酶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深度水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底物浓度、温度、pH、酶用量、反应时间对水解度和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酶改性小麦面筋
背景出血转化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其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提前预测患者出血转化风险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
1990~1993年作者在山东烟台市区、牟平、栖霞、福山、龙口、招远、莱州、蓬莱等县市,以及部队13个干休所和当地驻军战士中随机检查年龄在历岁以上各种职业人群37483人,对周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