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干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病变组(DCM组)和通心络干预组(TXL组). DCM组和TXL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普通饲料喂食6周后证实糖尿病心肌病变模型制备成功.随后TXL组加喂通心络超微粉(1.43 g生药/g干粉)0.5 g· kg-1·d-1,持续6周.实验末观察心率、左心收缩压(INSP)和左室舒张末压(IN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m).测定血糖、血清NO、MDA含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cl-2,Bax及P53基因蛋白表达.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纤维.电镜测定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 结果:DCM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心率、LVSP、±dp/dtmax明显降低(均P<0.01),LVEDP明显升高(P<0.01),血清NO明显降低(P<0.01),血清MDA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1),Bcl-2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及P53表达明显增加(P<0.01),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增加.TXL组大鼠较DCM组大鼠+dp/dtmax升高(P<0.05),心率、LVSP、-dp/dtmax明显升高(均P<0.01),LVEDF明显降低(P<0.01),血清NO明显升高(P<0.01),血清MDA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1),Bax及P53表达明显减少(P<0.01),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减少.TXL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SP、±dp/dtmax明显降低(均P<0.01),LVEDP明显升高(P<0.01),血清NO明显降低(P<0.01),血清MDA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O.01),Bcl一2表达明显减少(P<0.01),1:53表达明显增加(P<O.01),Bax表达减少(P<0.05),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增加. 结论:通心络超微粉町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延缓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正常人对照组(健康人)40例,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40例,常规组40例.检测0周、12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超敏C反应蛋白(Hys-CRP)、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率来观察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Cys-C、hs-CRP比较0周、12周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治疗组12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6例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脂、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稳定颈部动脉斑块及改善血脂、PAI-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内中膜及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针对基础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病的治疗之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的变化以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在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降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2周,症状改善者减为每次3粒,每日2次,维持治疗12周;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嗪,每晚口服10mg,维持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偏头痛疗效确切.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脑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萎缩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2粒/次,2次/d,疗程1个月.连服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80例患者经治疗,基本治愈10例,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萎缩疗效确切.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进展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脉输注疏血通,治疗组加用通心络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前和治疗后予以评分,并做头颅CT、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且观察皮肤黏膜、齿龈、胃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2~4粒、每日3次,1年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临床症状减轻,射血分数(EF):治疗组治疗前(48±11)%、治疗后(54±9)%,(P<0.05);对照组治疗前(50±12)%,治疗后(53±12)%,(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有效.
本文以在某院住院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乐通心络胶囊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是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一剂良药。与常规抗心绞痛药合用,相互协同,可提高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ET、NO和CGRP的影响.方法:将住院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联用组,治疗前后抽血检测NO、CGRP及ET,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NO和CGRP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ET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2组治疗前后NO、CGRP和ET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用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通心络及任何调脂药物,40例)和通心络组(760 mg,3次/d,40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患者治疗后14 d血清ET、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