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行体制下司法鉴定中重复鉴定增多问题的剖析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规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鉴定意见为司法机关正确认定事实依法公正判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上鉴定制度的规范程度不够,主观上当事人对司法鉴定人信任度降低等原因,在司法鉴定中出现了当事人、被告人、甚至当事人双方要求重复鉴定的问题,而且还有增多的趋势,重复鉴定增多所带来的问题不仅影响了鉴定机构的客观性、科学性、权威性,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缓解重复鉴定,就要加强鉴定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阳光鉴定,完善鉴定人鉴定意见出具形式,建议细化鉴定意见书说理程序,成立专家委员会召开听证会进行必要听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毒品新颖化程度提高、毒性加重以及吸毒人员日趋年轻化等特征出现,强戒所内如何帮助强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并减少复吸率?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功能当如何界定以及如何实施?强戒所如何在构建科学戒毒康复模式上有新的作为?强戒所传统的强制隔离"关、管、教"功能("关"强调了空间维度上将吸毒人员与其吸毒环境相隔离,"管"强调了对戒毒人员思想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教"强调了戒毒人员工作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禁毒问题是一项国际难题,人们讨论的焦点往往是戒毒(康复)人士,或者是家属对戒毒发挥的作用有哪些,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家属本身的需求。本研究透过对广州市H区社区戒毒(康复)项目的实践经验来了解戒毒(康复)人士家属的需求,并且透过分析项目内容和服务成效如何回应这些家属的需求,从而反思社区戒毒人士家属支援服务的出路。
本文采用常规普查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详细深入了解吸毒人员心理特征和生存状况,综合分析戒毒工作存在的难题及其原因,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大力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有效破解戒毒工作存在的难题。
近年来,毒品泛滥形势加剧,吸毒人群复吸率居高不下。此类人员长期吸食毒品因毒致贫,以贩养吸、以盗养吸、以抢养吸、以骗养吸、以娼养吸等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滋生违法犯罪、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诱因。笔者以100名复吸戒毒人员抽样调查为例,通过对戒毒人员出所后复吸的成因分析,积极探讨预防回归社会戒毒人员复吸的对策,切实加强、改进社会帮扶和管控工作,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复吸率,切实控制、减少吸毒人群,从根源上消除、
当前,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度、依存度不断提升,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全球毒品产量仍然居高不下,毒品生产、制造、走私和滥用持续泛滥。同时,国内因毒品滋生、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不断增加,吸食毒品人员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青少年群体呈扩大趋势,戒毒人员复吸率高、回归社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全国整体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我国正逐步跨进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一个首当其冲应该面对的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人口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在今后的数十年中将急剧增加,再加上"少子女老龄化"、"未富先老"等问题的存在,对传统的养老模式形成很大的冲击.对于传统养老模式,人们习惯按照老年人的养老居住地将之划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里与老伴、子女等家人共同生活的养老方式,这里的"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家庭,而是指老年人
会议
1978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形态将由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人们的伦理观念,也会随之而变.反过来,又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情况下,在老年学中,认识这种转型及相连的家庭伦理观念的更新,就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会议
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侵权行为要承担医疗损害责任,至少要具备行为过错、损害结果、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等三个基本要件;医疗损害鉴定就是要解决此问题,鉴定只需委托书、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及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对于进入或未进入诉讼程序的均可以受理,单方启动委托医疗损害鉴定应慎重,因未行尸检,而医疗机构又违反相关医疗规范,造成无法查明临床诊断死因的,推定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与患者死亡的损害结
新修订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标准系统整合了原有重伤、轻伤和轻微伤三个标准,弥补了原有"三个标准"彼此分离的缺陷,将损伤程度由重至轻分为五个级别,较之原有的标准,新标准更详细、可操作性更强,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减少了主观因素对鉴定意见的影响,更加符合诉讼要求,但是随着新标准在实际鉴定案例的运用,其中部分条款的不足、瑕疵也在不断的出现,如有的条款表述不规范,有的鉴定
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不同的伤情,其鉴定时限往往有差异。按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规定,损伤程度包括损伤当时的原发性病变、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以及损伤引起的后遗症三个部分。鉴定时,应依据人体损伤当时的伤情及其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根据原发性损伤的伤情进行鉴定的,如单纯性颅骨骨折、单纯头皮、肢体及四肢创口、外伤肝、胃、脾、肠破裂、失血性休克、闭合性四肢长骨骨折等,伤后不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