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1995年正式开展跆拳道运动,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陈中为中国夺得第一枚跆拳道奥运会金牌,从这以后中国女子跆拳道队开创了一个属于中国的女子跆拳道时代。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发展至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其中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陈中、罗微、吴静钰、郑姝音4名女子运动员在五届(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奥运会中共夺得6名金牌。中国女子跆拳道项目超短期的迅速崛起,并连续在五届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创造了"中国神话"。本研究旨在深入总结中国女子跆拳道队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女子跆拳道队形成和发展演进的基本原理和内在的成功规律,为继续保持中国女子跆拳道项目在世界女子跆拳道竞争中的优势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专家访谈法,以我国女子跆拳道队作为研究案例,重点对其形成和发展的演进的过程、成功经验进行梳理,论证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形成和演进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路径和模式,揭示其成功的相关因素。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1)中国女子跆拳道项目成功走的是一条超常规思维、"跨跃式"发展的中国特色跆拳道道路,历经了"学习与模仿、总结与提炼、创新与突破"的三个发展阶段。(2)中国女子跆拳道项目之所以在超短期内迅速突破与发展,主要在于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理念,在思想上的创新突破,进而带动工作中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提出了"一步到位"的战略思想,确立个高标准、高起点和高要求的目标,在这种驱动下,发挥团队凝聚力,提高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效率。(3)以女子大级别为突破口,形成自身的风格打法,总结出了"快、全、连、变、高"的制胜因素理念;创造地"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以变为主"的技战术打法;训练理念跟随规则而变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多元求索,构建完整的备战体系。(4)更新训练观念打破传统训练模式,以专项力量训练作为突破口,进行大运动量,大组数的千万次重复训练和循环训练,在体能训练方面强调"高强度、大密度",重视击打效果和准确性训练,结合竞赛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构建了"训练量化评价体系",提高训练效能。(5)重视战术创新,把"击头"的高难度动作作为新的突破口,强调"快、全、连、变、高"的制胜要素,建立以击头为战略重点的核心攻击战术,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相结合的战术思想,实行攻防一体化、技战术一体化、训竞一体化。(6)在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和竞技能力的培养方面,提炼出了训练过程的"个体-诊断-设计-实施-评估-反复"12字训练方针,建立了"一细四化"专项训练方法体系。把传统的高强度训练负荷的集中高强度训练发展为单个板块周期训练模式,建立了单元训练模式。(7)训练管理的基本思路是"资源整合、压缩精简、增强保障、科学安排",继续发扬团队备战的优良传统,男、女队集中与分组管理相结合,实施"统一指挥、分开管理、合分有序、确保重点"的管理模式。(8)中国女子跆拳道未来应从训练、制度和思想教育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创新,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采用多种方法实现中国女子跆拳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女子跆拳道在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做法,这些成果将对中国女子跆拳道未来发展提供经验性的参考和借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女子跆拳道项目成功走的是一条超常规思维、"跨跃式"发展的中国特色跆拳道道路,历经了"学习与模仿、总结与提炼、创新与突破"的三个发展阶段。而"思想上高度统一、理念上加速更新、体系上系统设计、组织上紧密团结"则成为我国女子跆拳道取得突破的指导方针。(2)中国女子跆拳道队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并连续在五届奥运会上夺取6枚金牌正是抓住了项目本质特征以及项目训练竞赛的规律:系统探索、总结提炼是实现突破的基础;把握规律、构建体系是实现突破的关键;主动创新,优化手段是实现突破的动力;精诚团结,高效运作是实现突破的保障。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是女子跆拳道项目发展和突破的思想基础与立身之本。(3)在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际,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能否续写辉煌,亟待需要我们揭示其女子跆拳道项目发展中蕴含的深层次的规律与特征,为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的发展寻求新的突破。深入研究总结我国女子跆拳道队长盛不衰的经验和规律,力求为女子跆拳道专项训练理论创新奠定基石,进一步推动我国女子跆拳道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