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基础液--聚酯在润滑脂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全国第十七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酯作为一种目前己知具有最高的固有载荷能力的合成润滑油,具有较宽的黏度范围、较高的黏度指数和闪点、较低的挥发性和倾点,已成功应用于汽车润滑油(四冲程发动机油、二冲程发动机油)、齿轮油和金属加工油中.其通过热稳定性试验、润滑性能试验和在润滑脂中的应用试验研究,认为聚酯作为润滑脂基础液组分应用,有助于改善润滑脂的高温润滑性能,但聚酯不适合在有水、潮湿的工况条件下使用.
其他文献
润滑剂的增黏剂与胶黏剂的增粘剂是不同的,胶黏剂与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浓度有关,黏性和附着力是难以测量的,而拉丝和凝聚力是容易测量的.随着聚异丁烯分子量的增加,黏附性增加而剪切安定性变差,而乙烯丙烯共聚物剪切安定性好但黏附性差.
一个成功的润滑脂配方需要使相互竞争的高性能添加剂成分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利用活性硫化合物在高负荷下提供保护。这些与铜相敌对的相同组分经常会在金属上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腐蚀效果.与此同时,理解铜腐蚀测试与润滑脂在实际中应用的相关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项研究中,对功能添加剂、试验条件和水对铜腐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对非活性钼酸酯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DC)和烷基化二苯胺(ADP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在润滑油中,在非活性有机钼酸酯添加剂/ZnDDC/ADPA的三元添加剂体系中,存在着3种相互配合的协同作用:ZnDDC与非活性有机钼的抗磨协同、非活性有机钼与ADPA的抗氧化协同以及ZnDDC与ADPA的抗氧化协同.对非活性有机钼/ZnDDC/ADPA的三元复合体系(Vanlube 0
摩擦学是研究摩擦、磨损、润滑与密封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滚动轴承的科研属于工程摩擦学范畴.在滚动轴承性能寿命及可靠性的检测试验考核、故障监测诊断、寿命预测评估等相关领域中,轴承性能寿命及预估问题是最实用,也是最复杂的集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题,而轴承润滑技术与此密切相关,润滑剂(油、脂)被称为"滚动轴承的第5个零件"(其他为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进行这一方面的研发
采用基于DFT(密度功能理论)的全新量子力学方法和弥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对增稠剂的性质和组配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润滑脂体系中的胶体结构.所谓研究对象的增稠剂是12-羟基硬脂酸锂和癸二酸二锂基酯,而基础油配方中主要成分为α-烯烃.研究结果表明12-羟基硬脂酸锂和癸二酸二锂基酯分子能够形成缔合体系,且缔合作用随溶剂的性质而变化.增稠剂的类型和用量对其聚集状态有很大影响,而且增稠剂与基础油之间的相
二脲基润滑脂具有较高的使用温度和超长的使用寿命,加入适当的极压抗磨剂、防锈剂等添加剂制备成脂,可以广范应用于汽车、冶金、轴承等行业.但是,二脲基润滑脂同样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在高温下经历一定时间后,会逐渐产生硬化现象,并且与原材料种类、制备工艺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试验,筛选各种类型稠化剂、基础油和添加剂制备成二脲基润滑脂,利用锥入度、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润滑脂的硬化趋
世界上的能源估计有1/3~1/2耗于磨损.应用摩擦学原理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合成润滑油脂具有许多优于矿物润滑油脂的特殊性能,选择适当的合成润滑油脂替代矿物润滑油脂,会产生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对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的化学品管理法规的相应法案、法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欧盟实施的REACH法规的基本原则、内容及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对REACH法规对我国润滑油及添加剂厂家带来的影响和我国企业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重点阐述.
选用3种有代表性的矿物基础油及其混合物,按照不同的聚脲润滑脂制备工艺,制备了聚脲润滑脂样品,考察基础油及稠化剂的稠化能力、低温锥入度、相似黏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基础油及稠化剂同时影响聚脲润滑脂的稠化能力、低温锥入度、相似黏度。
通过测定矿物基础油型润滑脂的滴点、高温锥入度和高温滚筒试验,综合评定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对高温工况下润滑脂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不同稠化剂制成的润滑脂的高温综合性能进行了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