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广东方志体例和记述内容浅析[点评]

来源 :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1_41004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胡巧利女士的《民国广东方志体例和记述内容浅析》一文进行了点评,指出胡巧利女士应用统计、比较手法对民国时期广东省的地方志编纂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不愧为方志史研究的力作。
其他文献
墨子刻   1933年生于德国柏林。哈佛大学博士,1970-1990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退休后转入美国胡佛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至今。著有《清代官僚的内在组织》、《摆脱困境》、《A Cloud Across the Pacific》等      我们看人类历史,找不到一个大公无私的社会。人类社会当然应该进步,既得利益者当然需要监督,但不能要求政治来配合“社会良心”。我觉得应该欣赏马马虎虎,
  针对二轮志书普遍弱化了政区部类,简记甚至不记“政区”的问题,提出因为志书是记述行政区域内容的资料性文献,政区是志书内容的依附,所以不但要记述,还要在志书首位详记。同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分裂、混乱,政权多处于割据状态,区域开发的范围更广,层级更深,各种关于山川地理、历史沿革、社会风俗的地方文献的著述受到重视。另一方面,政治控制总体较
  本文对马小彬先生的《四川方志撰修述略》一文进行了点评,指出马小彬先生首先对四川修志历史进行了基本追述和通释,对编修《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在中国方志编修史中所
  本文对钱茂伟教授的《晚明的外志编纂:以杨德周《玉田识略》为中心》一文进行了点评,指出该文全面论述了杨德周勉勉留心地方文献的学术实践,总结了《玉田识略》的学术价值,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