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温灾害风险评估及规划响应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城市高温灾害成为城市夏季的主要灾害之一,应对高温灾害风险成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而高温灾害风险评估则是应对高温灾害的前置环节。选取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作为高温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构建高温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并以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重庆为例,对主城区进行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规划响应提供目标导向。研究区高温灾害风险指数整体偏高,高等级风险分布较广,呈多中心分散分布的格局。针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植被绿化、建筑和交通系统等各个方面,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三个层面提出城市应对高温风险的减缓策略、适应策略和热浪响应计划策略,为降低城市高温灾害风险提供实施路径。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11年~2020年医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医药生物行业对科研投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研发人员占比和总资产周转率对企业经营绩效贡献程度较大;对于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波动幅度大。最后根据回归结果从加大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颁布有利于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
最近几年,我国各领域行业企业发展迅猛,经营业绩一再提升。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仍有诸多的不足和问题存在。本研究首先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各领域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帮助。
通过聚合反应小试,研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中回收丙烯腈对聚合液性能的影响;通过色谱分析回收丙烯腈杂质组成及含量变化,模拟计算不同回收丙烯腈投料比例下聚合反应体系杂质含量的变化,对标国家标准,得到最佳投料比例,并在年产18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上验证,实现回收丙烯腈的重复利用,保证聚合反应过程及聚合液性能稳定,降低生成成本。
基于高阶理论,以2016-2019年中国2777家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在高管过度自信的调节下,企业的投资水平对企业绩效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投资水平越良好则绩效波动程度越小;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的绩效波动更大;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投资水平提高,从而带动企业绩效波动加大。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技术是一种实时、在线、高灵敏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监测技术,具有移动监测溯源的潜力。本文发展了一种车载移动监测质子转移反应质谱(Mobile 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M-PTR-MS)技术,以满足大气环境VOCs快速监测的实际需要。通过小型化PTR-MS仪器研制,
<正>随着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学界提出了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即通过产业与教育融合,加强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精准衔接。目前,“产教融合”已成为众多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也依托产教融合框架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期刊
<正>理想信念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态度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萌芽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百年党史的发展历程蕴含丰厚的精神资源,特别是一代代英雄榜样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思想信念的形成与巩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湖北三峡库区作为长江物流中枢,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要纽带,必将成为各类生产要素、能源及旅游集中地,建成配套应急救援力量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在充分摸排三峡库区水上应急救援力量现状的基础上,从规范水上建设、研究维护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保障航运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正>当前,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转型,国家多次出台有关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以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产业的联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由刘萌和薛兵旺联合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对现代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介绍,并从现代旅游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内容
期刊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增速,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增,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紧缺、老龄化加剧等影响人类生存问题扑面而来。在此背景下,“双碳”战略的提出,俨然成为我国绿色发展之路的主旋律、主基调。建筑业作为“衣食住行”四个重要方面之一,也应肩负起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使命,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由此,改善传统的建造模式,将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二者相融合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