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疗效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14例单侧膝关节局灶性软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27.6岁,平均缺损面积:4.3cm2,国际软骨损伤修复协会(ICRS)分度III或IV级并出现相应的疼痛症状,使用基质诱导软骨细胞移植技术进行软骨细胞移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不同性质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108 例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75 岁,平均年龄(45.5±3.9)岁,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诊断,同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性质的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的不同超声声像图特征.
目的 目前关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肾细胞癌(RCC)价值的评价不一,缺乏综合的评价,本研究中应用Meta 分析的方法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肾细胞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2015 年1 月至2017 年5 月间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以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关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肾细胞癌影像诊断的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纵横比>1 在不同大小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5 个患者(平均年龄(49.4±11.1)岁)的141 个纵横比>1 的乳腺肿块(平均肿块最大径(10.8±5.0)mm)进行回顾性病理对照研究,探讨纵横比>1 对不同大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高频超声在眼睑皮脂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 例眼睑皮脂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分析在13MHz 高频超声和22 MHz 超高频超声下眼睑皮脂腺癌各种相关超声表现。
目的 通过对超声误诊的肠系膜囊肿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以提高超声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一例经病理证实为肠系膜囊肿的患者超声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患者为21 岁女性,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症状及体征,经腹部超声检查及腹部MRI 检查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另切除部分横结肠一起送病理。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临床可疑转移性小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7 年1 月至12 月临床怀疑转移性淋巴结且长径(最大径)小于1cm 的患者共86 例,每例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内容包括测量淋巴结大小、皮髓质分界、皮质厚度、门部位置、淋巴结血供等。当发现多枚淋巴结时,根据常规超声检查选择靶目标结节,采用一次性空针针筒配套一次性无菌注射长针进行淋巴结手动持续负压抽吸活检,所得
目的 探究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3 月-2018 年3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1 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CT 与MRI 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疾病检出率。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研究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其基因表达后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其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 顶泌汗腺乳头状囊腺瘤超声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在超声诊断上具有一定的诊断困难,增强超声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患者女,61 岁,因偶然发现胸壁包块就诊。体格检查:黄豆大小结节,并逐渐长大,入院检查:皮肤隆起,触之囊性感,无压痛。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23-C2型)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本组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掌侧入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AO23-C2型)病例17例,背侧入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AO23-C2型)病例17例,掌侧入路患者全部采用Henry切口,斜T型掌侧钢板治疗,术后3-5天开始功能锻炼;背侧入路患者采用背侧纵行切口,背侧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