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新近系生物礁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来源 :第二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学术研讨会暨博士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pd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流花油田新近系石灰岩储层为典型的台地边缘生物礁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皮壳状珊瑚藻黏结灰岩、缠绕状珊瑚藻—珊瑚骨架灰岩、有孔虫-珊瑚藻颗粒灰岩、含红藻石灰岩等7类.孔缝类型丰富,包括粒间溶孔、藻架溶孔、粒内溶孔、体腔孔、晶间微孔等7类孔隙,溶蚀缝、珊瑚藻皮壳间隙缝、似缝合线溶蚀缝等4类裂缝.划分了孔洞—网状裂缝型、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4种储集类型.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了不同储集类型的分布,生物礁形成过程中的多期暴露对沉积微相和储集空间有重要影响.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早期成礁与早期暴露、晚期成礁与次级暴露、埋藏压实与泥岩再造水改造阶段、两期成藏与地下水溶蚀4个阶段.根据沉积—成岩演化分析,预测了研究区储集类型空间分布.
其他文献
汞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汞的一些特殊性质使它较容易在自然界中迁移扩散.本文从大气、土壤、植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概况,并介绍了汞的形态研究进展,以及酸沉降对汞污染的影响研究.
本文在分析缫丝废水的来源、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的缫丝企业对缫丝废水的处理现状和初步研究结果,提出了新的废水处理思路,力求达到缫丝生产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生产废水的零排放,回收缫丝废水中的丝胶蛋白并将丝胶作为新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化利用.开展缫丝行业清洁生产的试点并推广,达到企业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漓江风景区沿岸小城镇生活污水现状的分析,结合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在现有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上,提出了适合漓江风景区沿岸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即复合人工生态处理系统.该工艺具有基建省、缓冲容量大、出水稳定、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维护容易、可以构建良好的生态景观等优点.
本文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关键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装置、方法、颗粒污泥的培养条件(水力剪切力,溶解氧等).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有机负荷、沉淀时间、运行周期等)稳定性及工业化应用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好氧颗粒污泥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颗粒化的影响因素(有机负荷、溶解氧、剪切力、沉降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温度),分析了颗粒污泥在高浓度有机废水、脱氮除磷、有毒污染物降解、重金属去除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本文通过对佛山顺德地区10个镇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12个月降尘样品进行监测收集,测得其中汞元素和其他几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值,结合实时大气污染物、大气降水成分以及气象参数,分析了顺德地区降尘中汞污染现状.利用相关性系数法和归一化对比法对降尘中汞元素的来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指出了可能影响汞元素积累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顺德地区降尘中汞的含量最小值都已超出土壤背景值3.31倍,已经说明出
本文把顺德地区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逐月测得的10个镇降尘中Pb元素的含量看成是对Pb元素的生产过程,运用(X)-S控制图研究了降尘中Pb元素在顺德地区的污染状况,得出陈村镇降尘中Pb元素含量是顺德区内含量最高的,并通过Pb元素含量与背景值的比值验证了质量控制图在环境监测分析中具有可行性.调查发现其周围的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是降尘中Pb元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此,建议在发展区域
砷是一种类金属,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砷和砷化物的毒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无机砷的毒性远高于有机砷,且砷中毒主要由无机砷引起.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使某地区居民长期摄入过量砷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本文借助国产三维矿业软件3DMine,建立石人嶂钨矿矿床的钻孔地质数据库、矿区的数字地形模型、矿体的实体模型、岩体的实体模型、巷道模型、三维模型以及矿床的综合实体模型,实现了对资料数据的动态查询、动态多方案圈定矿体,利用建立的石人嶂钨矿三维可视化系统,易于观测到矿体的外部特征、内部构造及组分的空间变化规律,为生产提供重要的工程图件和技术资料,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对实际矿山生产具有重要的
基于资源县资源态势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入剖析,结合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的指标标准,进行了资源生态县建设的可达性分析和制约性因素探讨,并提出了有关资源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生态保护等方面建设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