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观

来源 :2016中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谈论中国悠久的历史时,经常提到"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毋庸赘言.本文撰写的目的在于探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观"的建立过程,明确是孔子建立并传递了这一史学观念及相关史学系统.
其他文献
复兴中华文化是当前社会和学界的热点议题.在如何继承和阐扬中华文化问题上,各方仍然存在很大争论,一些看法尖锐对立,其中既有把孔老夫子重新请回神坛这样的认识,也不乏"全盘西化"才能最终走向现代化那样的断言.这样的争论100年前就开始了,100年后可能还会继续.我不知这样的争论是否很有意义?我感到,更应认识到的是,从中外历史经验看,随着一个国家社会物质条件的逐步发达,其自身文化往往会随之复兴、繁荣和发展
孔子是我国歴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世称至圣先师,既承袭上古思想文化菁华,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复开启伦理道德淑人治世之典范.他既是集大成的人物,也开创平民教育的先河、建耩儒家一脉相承的道统.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後,即取得正统思想的地位,对於政治文化与教育设计,一直扮演主导的角色,也由此影响整个民族的基本观念与生活方式,直至於今,探讨了从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看现代公务伦理内涵。
就在两年前台湾庆祝教师节的前夕,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傅出不再续约办理孔子学院的新闻,终止执行已届满5年的合作协议;这个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来各方的热切解读.其实位在伊利诺州内的芝大校园,原本就有东方语言与文明学系(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EALC),以及东亚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East Asi
「民族」一词的起源,一般在学术界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来源於日本,就是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最早使用「民族」这一用语,使用「东方民族」、「民族变迁」、「民族竞争」等范畴2;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古代虽然有「族类」、「邦族」、「国族」、「部族」、种族等词,但「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1882年王韬的<洋务在用其长>一文中3;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民族」一词出现在19世纪後半叶,但其普遍使用
国民革命军抗战史在战争期间便已赓续编纂,为留下作战纪录、作为借监、激励士气、军事教育等需要,国民革命军不断进行史料的保存、战史的编刊.战时史料的保存与编辑,主要藉军事机构和部队司令部,像是各级军事指挥机构存有战斗详报、阵中日记等作战纪录,编刊如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编印《徐州会戟间国民革命军作战经验》(1939年)1或《武汉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作戟之经验教训》(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编译组编有《
中华民族五千年,今值丙申,即逢中国歴史又一节气之始,风云多变,惊动频仍,天道隐现而东方兴起是新时代重大的分娩,原也本当就是这样急骤紧密的阵痛.其彰显较着者,如国际局势瞬夕万变,突发事端有之,损我中华,乱我民族,为民主之逆乱者有之,美国之谋不绝如缕,方兴未艾,对华干政之势达于峰头矣.中华民族为世界重心,逢今此时G20杭州会议之後,任谁皆可以无感知,独感知天性敏慧强大如中国人者,却不能不悟此历史换季消
长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思维主导了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进程,随着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和平崛起与文化复兴,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一项议程.尽管有不少学者认为,国际关系理论所要解释的是普世性规律,因此没有所谓具有特定国家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但是理论的创新生成是以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底,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均有根本的差异,因此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来探索国际关
中国文化是伫立在世界的标竿,歴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是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变革,我们以高速度的增长,从贫穷的农业社会到现在的电商高科技.21世纪,全世界都在注目中国;不只是经济发展,中国几千年基底的文化正渐渐触及西方世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德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
台湾交趾陶的源流,至今许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与疑问,"石湾陶为交趾陶之渊源"的论点,也是时常被提出探讨的学术命题之一.交趾陶和广东石湾陶的关系,不少文献上也有所记载,最早是出于张李德和所著的《嘉义交趾陶》一书中,指出台湾本土匠人叶王的交趾陶技艺,是由来台修建两广会馆的石湾师傅所传授的.②这样的说法,虽然面临了许多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石湾陶与交趾陶在许多方面确有相近之处,笔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两者
"相声"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欢笑.但近些年来,随着相声回归剧场,越来越多的人们接触到相声、了解到相声,却发现原本让捧腹大笑的相声却慢慢变得不那么可笑了,甚至有些无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相声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相声演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作为丁广泉先生的入室弟子、侯宝林大师的徒孙,责无旁贷,理应为相声事业的传承负起责任、多做贡献.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