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理论与思考

来源 :第十四届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论坛暨2016北京经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pingk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认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涉及创新系统、世界城市、技术创新网络等理论基础,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包括:对科技创新人员的保障、激励不足,传统的创新资源布局难以适应新的定位,科技创新治理能力需要与时俱进等方面.本文建议,完善科技创新人员管理与评价,落实创新人员激励政策;在制造业发展空间有限的条件下,需要新的创新链;打造跨界平台,推动创新管理;将政策落实到京津冀全地区;提升创新文化的认识.
其他文献
国内会展高等教育在十年间"异军突起",虽然发展前景乐观,但由于我国政府主导的会展产业运营模式,会展运作市场化程度偏低,人才吸纳口径狭窄,还没有对会展院校形成人才依赖.就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全球化的竞争势态日渐显著.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对拓展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具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在提升会展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业界提
随着国家会展中心招展工作全面铺开,上海会展业市场近期出现的显著变化之一,是家具展、广印展、美博会等会展业超级品牌第一次遭遇同城竞争大格局.大型超大型展会一家独大事
历年东盟博览会的主题与国际局势、地区合作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其演变经历的三个阶段:整合——多样——整合升级,不仅是东盟首脑会议和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议程设置的结果,而
智慧城市是技术为一体的,技术是环境,健康方面的技术,是日新月异的在不断进步的。比如说2011年导入的能源的管控的系统,到现在己经是更先进的,更好用的系统。所以当时所导入搭载的
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文化产业的会展业更是发展势头强劲,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把培养会展高级专业人才也纳入到正式的专业设置中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会展类
团体标准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标准类型,在工程建设行业内尚处于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协会团体立项灵活,团体成员单位的雄厚实力能够保证高水平标准的编制与实行,更有利于工程建设
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是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标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和对比了国内外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团体标准发
标准化改革要达到预期目标,导向很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标准化的社会属性,来探讨我国标准化改革的内在的导向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应该遵循的导向和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首都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五年。北京市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