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现状分析

来源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当前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外力破坏跳闸占总跳闸次数的比例维持在30%-40%之间,外破跳闸故障停运率在30%-80%之间,总结了防外破现行管理、技术手段的缺点,提出开发防外力破坏智能管控平台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的油砂矿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油砂SAGD开发技术的监测内容及作用.应用监测技术可以认识注蒸汽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在平面及纵向的分布,预测蒸汽腔扩展.本文结合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阿萨巴斯卡油砂区生产实践研究认为,顶水及层内水层对生产开始影响的时间取决于蒸汽热量前缘传导至水层的时间,而开始浸入蒸汽腔的时间取决于蒸汽腔主体扩展至水层
由于开发投资大、操作成本高,致使海上低渗油田储量动用程度较低,产量贡献小.为有效动用海上低渗石油地质储量,变储量为产量,增加企业效益,研究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策略十分必要.与陆上低渗油田的开发相比,海上低渗油田开发面临的显著难题是:油井产能低、投资大、经济效益差;受平台限制,压裂措施实施难度大;受经济效益影响,小井距开发很难实施.针对海上低渗油田的这些开发难题,为实现海上低渗油田经济有效地开发,本
我国稠油资源量巨大,为了从实验方法和驱替原理上探索开采稠油的新方法,本文利用实际油田的稠油样品,根据该油田的物性,制作填砂管模型,在研究稠油黏温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稠油蒸汽驱和高温复合气驱的实验研究,其中复合气驱的伴注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共设计4套方案:蒸汽驱、蒸汽+二氧化碳复合气驱、蒸汽+氮气复合气驱、蒸汽+氮气+二氧化碳复合气驱.实验结果显示,在注入PV数相同的情况下,各方案驱油
南海西部海域北部湾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截至2011年底,在生产、在建设和在评价的油田和含油构造有20多个,但是储量动用程度较低,目前探明未动用储量占探明地质储量的37.19%,三级未动用地质储量占三级地质储量的60.15%.这些未动用储量是北部湾盆地油田开发的接替力量和南海西部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快推进难动用储量的开发,尽早将储量变成产量迫在眉睫.本次研究对北部湾盆地难动用储量的分布及其难动
利用水平井进行油田开发在渤海发展了近20年,期间水平井开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创新.储层精细研究使得目标砂体的预测更加精准,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完井工艺的发展使得水平井顺利实施,地质导向技术和实时可视化决策系统的完善使得地质油藏目的更好地得以实现.利用水平井开发在渤海油田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常规开发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在电网无公网区域小水电站的远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在电网无公网区域小水电站的远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在电网无公网区域小水电站的远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并了总结本方案在半年时间来试运行期间的情况,试运行设备在运行期间各项性能都运行正常,终端在线率、数据完整率都能达到99.9%。试运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后,带来了更加复杂的孤岛问题.尤其是当前大面积推广的光伏扶贫项目,其每户的光伏发电量只有数kW,而且基本是220V/380V低压并网,接入点的数量众多,基本处于无法接受监视与控制的状态,针对种运行环境下的孤岛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先分析了现有的一些反孤岛方案,并分析了其优缺点.随后文中介绍了区域反孤岛系统的整体构架及功能配置.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从并网接口处或者
本文主要研究火电厂锅炉设备受热面点腐蚀缺陷的超声波精确检测新技术,锅炉受热面管均大量使用T91材质,T91材料属于9-12Cr铁素体钢材。通过对超声波检测参数对点腐蚀缺陷灵敏度的影响研究与分析,优化超声波检测工艺参数,提出了有效的点腐蚀缺陷深度测量方法.结果表明,点腐蚀缺陷的检测宜选择较小K值探头,缺陷深度的测量可根据反射信息的特征选择端点衍射信号法或当量6dB法,针对当量6dB法的特征可采用对比
省级以上电网中,电压无功控制通常都由最优潮流来进行三级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由于实际控制中控制死区的存在,电压、无功的控制结果不可能和最优潮流的理论值完全相同,因此,电压无功控制工程化的关键问题在于确保电网调节的方向始终趋向于最优运行。本文通过对IEEE39节点的研究,对省网调的输电网络结构下的电压无功控制提出了明确的研究结论,即在高压输电网络中电压无功控制的关键问题在于发电机机端电压的调整方向需与优
淮南~南京~上海1000kV交流特高压苏通GIL管廊工程是我国首座特高压水底盾构隧道,具有大直径、长距离掘进、高水压、地质及河势复杂等特点.本文针对苏通GIL管廊工程,结合其工程建设环境条件、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因素,对隧道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