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裂点迁移对洞穴发育过程影响--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宝牛角洞为例

来源 :全国第二十届洞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双版纳勐腊县宝牛角洞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勐远保护站境内,是一个典型的受到地表河流入渗补给发育的树枝状的洞穴系统.洞穴长3360m,高差88m.南泥河上的裂点迁移位置控制着进入洞穴的地下水量,从而控制着整个洞穴系统的发育过程.南泥河切穿中生代非碳酸盐岩进入二叠系灰岩分布区后,河水沿灰岩地层层面溶蚀扩大,在上游地段发育了多发相互平行的洞道,并向下游趋于汇集,形成了树枝状的洞穴系统.上游洞段,受河流裂点位置自西向东迁移过程的影响,进入洞穴系统的水量受到强烈影响,形成大量河流堆积物,与地表河流相类似,洞内发育了二层“类堆积阶地”,分别高出洞底流水面约3m 和1-1.5m,“阶面”宽分别为1-1.5m 和3-4m,并存在一个明显的宽0.5-1m 的“河漫滩”.在“类阶地面”上砾石磨圆性好,长轴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上游西支洞道中的卵石直径可达20-30cm,揭示当时洪水流速可达3-3.5m/s,对应的流量达9-14m3/s.依据宝牛角洞发育特征,可以初步推断在南泥河裂点迁移到宝牛角洞洞口附近时,宝牛角洞已有一定发育规模,并在与南泥河争夺水量过程中曾一度占优,南泥河甚至可能曾经变成了季节河.当裂点穿过地下河第一个补给水口后,地表裂点逐渐夺回优势并最后完成对地下水的袭夺.
其他文献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可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渗透率能否得到改善受控于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作用的影响.目前国际上有多种渗透率预测模型,包括P&M模型,S&D模型等,各模型假设和原理不尽相同,对同一区块预测结果差异较大,为此进行煤储层动态渗透率物理模拟实验,一方面用于印证模型适用性,另一方面为煤层气数值模拟、排采降压方案优化提供基础数据.“LFLabI型煤岩三轴基质收缩膨胀测试
侏罗系煤系地层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优势层位.目前,部分学者仅对硫磺沟、西山地区侏罗系煤层气富集条件与成藏规律开展过初步研究.为了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开展系统性对比研究,通过对该区主力煤层(厚度>5m)的含气性、埋深、顶板封盖以及水文等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具备良好的煤层气成藏富集条件.此外,综合评价区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宽缓褶皱、北倾单斜以及叠瓦状
结合七元煤矿区域煤层气生产井的地质条件、工程实施及排采控制特征,分析影响该区块煤层气排采的因素.结果表明构造复杂易造成直井压裂裂缝、水平井水平段等与断层沟通干扰排采;生产煤层渗透率低、解吸压力低是该区煤层气排采的不利条件;压裂施工应控制裂缝形态、水平井水平段施工应避开断层,避开区域灰岩含水层对煤层补给;合理控制流压降幅,减少停排,对扩大煤层气控制面积,提高单井产气量十分重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具有丰度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其中煤炭储量为156.57×10^8t,对煤储层的深入研究将有力促进柴北缘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步伐.根据柴北缘侏罗系煤层气勘探现状,并结合煤储层物性、煤地质特征和资源及保存因素3个一级影响因素,包括渗透率等共计12个次一级影响因素,建立了以煤储层物性为主导的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思想,对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各影响因素
四川诺水河洞穴群,以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等不同地质时代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为物质基础,有序分布于诺水洞两岸的山峰内,自下而上,大致可分为4层,即海拔高程分别为500-800m、1000-1200m、1300-1600m,1600m以上.该洞穴群是由以中峰洞、龙湖洞、狮子洞、楼房洞等为代表的128个洞穴共同组合的多层洞穴群,分化石洞穴和地下河洞穴两种,洞道以廊道型和厅堂型为主.洞内各类次生化
诺水河地质公园内完整保留了岩溶作用各阶段的地质现象,形成了主题突出、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景观组合.园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北缘,属于扬子准地台的边缘沉降带—龙门山大巴山沉降带,即米仓山台穹,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该区出露一套寒武系—三叠系厚达2248m 的石灰岩地层,为岩溶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自0.65亿年的古近纪以来受推覆构造影响,使区内地壳呈阶段式上升,并且产生大量水平裂隙和纵张裂隙,为岩溶作用
本文对第十六屆国际洞穴学大会(2013 捷克)、《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与保护》国际会议(2014俄罗斯)及国际旅游洞穴协会第七屆大会( 2014 澳大利亚)概况予以介绍.阐述了其参加会议的主要成员国组织代表,及就洞穴系统的安全性及旅游开发性进行了综述。
拟建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南缘米仓山,大地构造属米仓山基底逆冲带,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特殊地质背景造就了区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分布集中、组合独特,有从扬子板块古陆核变质-岩浆杂岩到震旦系—侏罗系盖层剖面反映地球形成演化的地质记录;同时还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等不同层位碳酸盐地层中形成的造形奇特、规模宏大的峰丛、峰林、孤峰、石林(石芽)、峡谷等地表岩
芙蓉洞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最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但芙蓉洞内普遍存在洞穴原始环境发生变化、仍然大量使用热光源景灯、灯光系统全程统开统关、灯光植物及对钟乳石破坏、洞穴沉积物老化和风化,以及洞穴标识标牌杂乱不统一、不美观,科普标识内容少,无导游跟随讲解和互动等问题。因此,芙蓉洞景观的科学保护的要务是必须树立科学保护理念,改变洞穴游览粗放的管理方式,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减
Since Late Triassic,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intense tectonic movements, the bulge throughout the whole territory of Guizhou province has made it become the land and has gradually raised up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