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地是指土地复垦义务人灭失的、1989年《土地复垦规定》实施以前产生的或由于国家政策原因关停而产生的损毁矿地。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是国土资源部为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复垦利用废弃矿地,将废弃地复垦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试点工作。本文选取试点之一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为研究区域,对有污染风险的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修复治理方法程序实验进行了论证综述,拟通过典型案例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项目区实验在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平整、客土回填、网格护坡等工程措施,石灰喷洒、豆科植物种植等化学和生物措施,对古蔺石屏磺厂项目开展了修复治理,对项目区进行了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方面,实验通过按矿地损毁单元进行布点采样,对修复治理后土壤中的PH值、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元素进行了检测、评价与分析,结合土地、环保、农业等多行业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开展了项目验收后的跟踪监测。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数据,为中国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复垦利用提供了有意义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