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台法研究澳大利亚Tennant Creek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和浅层结构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1994年至今该区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在震中附近WRAB观测台站单台记录的波形数据,利用单台法对这些地震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单台定位方法确定这些地震的方位和震中距,并重新计算这些地震的发震时刻;接着,通过识别sPL震相并与理论波形作对比,得到较为可靠的震源深度。在重新确定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的基础上,采用多重滤波的方法提取一些地震的频散曲线,获得初步的浅层结构。之后,通过处理一系列地震的R/Z振幅谱比,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的浅层结构特征。最后,结合本研究重新确定的震源位置和浅层结构特征,分析讨论澳大利亚Tennant Creek地区的发震构造及其与区域构造背景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古老地盾区的地震活动性。
其他文献
本文对断层内部地震成和核和断层失稳过程进行定量化描述,推导出了包括静态剪应力和正应力扰动下的Dieterich广义解,从而表明余震发生率R同作用于断层上的正应力的变化(扰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进一步讨论了Coulomb应力变化(扰动)模型在地震预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本研究分别以2004年9月28日Parkfield MW 6.0地震、2008年汶川MW7.9地震以及1976年唐山MW7.6地震为例,论述了利用有限断层模型计算烈度分布的运作过程,证明了其可行性及有效性。
本文使用己知的模拟地震数据并通过波形反演震源位置,机制和时间函数作为例子检测了它们分别在两个子空间(震源位置,震源机制加时间函数)和三个子空间情况下的条件数和反演结果。结果表明三个子空间参数分离(3S)明显优于两个子空间参数分离(2S)。当反演系统(台站分布,初始模型)较好时两种情况都收敛,但3S收敛更快。当反演系统逐渐向病态方向改变时,3S仍然收敛,但2S则较快处于发散的状态。另外,参数分离方法
本文收集了华北地区断层数据、地表高程数据、波速结构数据、弹性常数以及多种流变机制参数,建立了华北地区较为精细的地壳动力学参数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北地区地壳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今年变化特征,以及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与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对鄂尔多斯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扰动效应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对2011年4月6日的3.5级肥东地震和2010年9月10日4.1级荣昌地震的研究,发现CAP方法定位这两个浅震(小于7km左右)深度的精度不足,需要利用不同震中距台站上的深度震相,例如近震的sPL深度震相,远震的PP和sP深度震相,从而对CAP反演得到的震源深度做出进一步约束。
本文介绍随着地球物理对高性能计算需求的不断提升,集群系统节点规模不断提高,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及应用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提高系统总体性能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制约。准确获取地震的震源参数是地震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本文实现了混合的GPU/CPU版本的CAP算法。基本原理是在GPU平台上,将走向、倾角和滑动角离散后,保存在GPU的Global Memory中。在最小值索
本研究通过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提取接收函数,采用共转换点(CCP )偏移叠加的方法,得到研究区的反演结果。反演得到的接收函数偏移结果,清晰地显示了三条剖面的莫霍面及岩石圈深度的变化。岩石圈深度的总体变化是自东向西变深,其中在龙门山中段和南段两侧深度差异较大,而北段的变化较为平缓。深部反演显示岩石圈到软流圈界面存在数条不连续界面。莫霍面的反演结果表明,地壳厚度总体上的变化是由东向西增厚。在龙门山断裂带的
本文利用1992~1999年全国遥测台网以及云南、四川地震台网65个台站记录到的3 768个地震的32 990个Pg波绝对到时资料和234 764个高精度的Pg波相对到时资料,采用Zhang and Thurber (2003)基于双差地震定位方法(Waldhauser, et al. 2000 )提出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研究区域内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与震源参数。同时建立了初始三维节点速
本文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对每个周期的混合频散数据进行单独反演,得到各周期在 各网格单元的群速度值。然后采用频散曲线快速计算方法拟合各网格单元的频散曲线,最终得到研究区域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
本文研究了莫霍面起伏对SmS震相的影响,利用谱元法计算了莫霍面具有两种类型起伏的地震波波场。ACF描述了界面起伏等在横向的相关性,RMS则描述了起伏高度的分布。